中医治痛症:针刺疗法治疗疼痛症机制

文 / 小谢医文
2020-02-20 16:08

针刺疗法即普通毫针疗法,也有人称做体针疗法,体针疗法是相对于面针、头针、耳针、眼针、鼻针、腕踝针等近代发现的各种微针疗法而言的。针刺疗法讲究手法操作,不同于电针、水针和穴位注射。毫针是针灸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一种针具,一般26~28号,0.5~3.0寸长的针最常用。

针刺疗法特别重视手法与配穴。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反应,即针感或得气,需要进行一定的手法操作,诸如进、退、捻、留、捣,或提插、捻转等。得气时患者感到酸、麻、胀、痛。如果这种针刺感觉循经传导,则称为感传。一般认为气达病所者(即感传到病所)疗效较好。患者得气时医生则感到针下沉紧、涩滞。如果未得气则医生手下感觉虚滑,患者也没有什么感觉。对此《标幽赋》有生动形象的描述“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处”。

临床实践证明针刺得气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针感的有无与强弱都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如风吹云,明乎若见苍天”。《金针赋》也指出“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如针刺后患者未得气可采用运针催气或留针候气的方法,诱导得气。

临床上常用的针刺手法种类很多,诸如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等。针刺补泻手法的实质可以说是微调刺激部位、改变刺激强度、寻找最佳刺激量。

提插法就是用于使针由浅而深、由深而浅反复操作的方法。提插幅度大而速率快则刺激量大,提插幅度小而速率慢则刺激量小。

捻转法就是用拇指及食指将针左右来回旋转捻动。捻转角度大而速率快则刺激量大,捻转角度小而速率慢则刺激量小。

针刺补泻手法与临床疗效有密切的关系。《灵枢·经脉》指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千金方》也指出“凡用之法,以补泻为先”。通过针刺穴位可以激发经气、调理气血、调节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补法可以增强人体正气,改善低下的功能。泻法可以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正常化。

除了针刺手法以外,配穴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常用配穴法有:①循经配穴法;②局部配穴法;③辨证配穴法;④经验配穴法;⑤左右同名经对应配穴法;⑥上下同名经对应配穴法;⑦上下同名经左右交叉对应配穴法;⑧阿是穴;⑨原络配穴法;⑩俞募配穴法等,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运用。

在机制方面,针刺治痛主要是针体作用于腧穴,由腧穴通过经络之感传,以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之作用,使原发之疼痛减轻至消失。同时,体液及神经体液都参与并起一定作用而达到止痛效果。

毫针刺入腧穴,在腧穴局部出现酸、麻、胀、痛等特殊感觉。沈德凯等关于腧穴形态结构的研究,认为腧穴有神经、感受器、血管及其他组织等四种结构形式。徐明海等认为,四肢末端穴位较浅,范围较小,结构分三层,四肢穴位肌肉丰厚,穴位数量较多;腹部穴位皮下组织较厚,头面部位穴位较薄,上述结构可分五层。针刺穴位不论浅探,只要针尖或针体牵引、震动含有神经、血管、淋巴结缔组织膜,就会有得气感产生,认为穴位的各层膜是穴位功能的必要形态结构。刘维洲认为穴位的生理学特性有高敏感性、低电阻性、穴位相对特异性、双相调节性、整体效应及开发性。陶之理综述了穴位形态学的研究,包括穴位针感感受器,穴位传入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以及经穴脏腑相关学说三个方面。针刺止痛的作用既与腧穴本部位解剖学特点有关,同时与全身形成相互调节的关系,从而达到止痛之效果。

针刺可产生不同的感应。林文柱等指出,其产生针感与刺激不同组织有关。神经干支以麻为主,血管以痛为主,肌肉、肌腱、骨膜以酸胀为主。董泉生等研究表明,较弱的针感主要是由Ⅲ类纤维兴奋引起,较强的针感可能和Ⅳ类纤维活动关系更为密切。感传的特点是“气至病所”,其痛立止。故在针灸施术中就是在得气的基础要施以行气、催气之法加强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