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有个“止痛穴”,巧解腰背疼痛,艾灸10分钟,抵得良药百味!

文 / 刘医生讲中医调理
2019-12-24 00:08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穴位即是大药库,自愈力即是最好的医生。

一、腰背委中求,腰疼别忘

有句话叫做“中药不如中医外治”,而所谓中医外治,就是采用按摩、艾灸等手段来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从而调动人体的自愈力,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中医外治离不开穴位,人体穴位有很多,其中有一个穴位是腰疼离不开的——委中穴。委,曲之义,中,正中,中央,在腘窝中央正中,委曲之处,须膝腘屈曲,委而取之,故名委中。


委中穴,有人一辈子都没用过自己身体上的这个宝贝,却任由腰痛、背痛折磨,这真是太可惜了。

四总穴歌有“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的说法,初录于明代针灸学家徐风编著的《针灸大全》,也就是说,四个神奇的穴位“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对于治疗人体疾病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腰背委中求”是指凡腰背部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疗。主治疾病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

急性腰扭伤所致的腰痛,常为跌打损伤筋脉所致,气血凝滞不通而作痛。刺委中血郡浮络出血治疗急性腰痛,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素问·刺腰痛》篇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民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

此后《千金》、《外台》、《铜人》、《大全》、《大成》直到《金鉴》,皆言委中主治腰痛。如《席弘赋》云:“委中专治腰间痈”、《灵光赋》也云:“五般腰痛委中安”等。

二、一穴治腰痛,委中穴为何如此神奇?

委中穴是膀胱经的合穴,经气最强,入脏也最深,故感传效果也最佳,刺激委中穴会有一股热流涌到腰部,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膀胱经脉从头至脚,有两条支脉经过腰部,最终会合于委中穴。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规律,决定了其具有治疗急性腰痛等病症的功能。

腰背部的经络几乎为膀胱经所占据,腰部和背部的绝大多数疼痛,问题都出在膀胱经上,都是由于膀胱经气血不通,从而导致人体阳气不足而使腰背部产生疾病、疼痛——不通则痛。而通过按摩、艾灸来刺激委中穴,就能振奋整个膀胱经的活力,起到疏通腰背部的气血,增强人体阳气,调理腰部病痛之目的。


三、委中穴的刺激方法

1、按摩刺激

委中走的是膀胱经,而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故而用力点揉委中穴,除了能起到舒筋通络、散瘀活血、缓解腰痛、强腰健膝的作用,还具有清热解毒、促进排毒的功效。


具体按摩方法如下:

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连做10—20次。

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该穴,连做20—40次。

3、用两手拇指指端置于两侧委中穴处,顺、逆时针方向各揉10次。

4、摩手至热,用两手掌面上下来回擦本穴,连做30次。

按摩时间:膀胱经最活跃的时间为下午3点到5点,在这段时间刺激委中效果更好。


2、艾灸刺激

委中穴下面遍布神经、血管,而古时候是直接在皮肤上艾灸的(俗称直接灸),如果直接灸委中穴就会对皮肤造成损害,导致附近的血管神经有所伤害,并且不容易愈合,所以才会有委中穴禁灸的记载。现在,不仅是为了美观还有方便,已经很少有人采用直接灸了,所以我们现在是可以采用温和灸的方法艾灸委中穴。

温和灸15-20分钟即可,注意控制好温度。除委中穴外,阿是穴、承山穴和昆仑穴也是调理腰背疼痛的常用穴位,在刺激委中穴时,同时对此三穴进行正确地刺激,能够更好的缓解腰疼。

本文来源:小金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