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生于气”疾病观的针灸临床应用

文 / 科技导报
2019-09-14 12:51
“百病生于气”,是中医临床认识疾病、防治疾病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医认为,当气机的运行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而产生郁滞或不循常道时,问题就产生了。中医治病,就是通过药物、针灸、推拿等手段,使气的失衡状态归于正常,进而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通过针刺“调气”、 “调神”,使得病人气血趋于平和、神情安定,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从而实现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百病生于气”的疾病观对于现今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医学中有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六淫七情、形神合一、辨证论治等一系列关于人体的生理观、疾病观、治疗观,都有着独特的理论内涵及临床价值。在疾病观中,《素问·举痛论》中的“百病生于气”,几千年来始终是中医临床认识疾病、防治疾病的重要理论依据。尤其在现代临床,疾病谱已发生明显变化,在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精神疾患、变态反应性疾病、肥胖症、不孕症等发生率急剧上升的情况下,该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更加深刻。本文分析“百病生于气”疾病观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中医学中“气”的概念以及气的基本运动形式

气原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在被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引入后,建立了中医学自己的“气”的哲学范畴,并用于分析认识说明一切与医学有关的事物。认为万物的根本在于气,人的生命也在于气,人的生命产生、存在、生理活动和病理现象等,均离不开气。简而概之,中医学里所说的气,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气存在于人体脏腑组织内,并通过脏腑经络的机能活动表现出来。

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中医认为,不同的气有不同的运动形式,而“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寓于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中。《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说明各个脏器都在进行着升降出入的活动,又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华收藏,”说明在正常情况下,气的升与降、出与入协调平衡,呈现为“气机调畅”状态,维护和保持人体生命的正常活动。若气的升降出入障碍,出现“气机失调”的病理状态,则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百病皆生于气”的中医疾病观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即是从外感邪气、情志过极、过劳所伤的“九气为病”,论述“百病皆生于气”的疾病观,认为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机理,各种致病因素造成气机失调就会发生疾病。明代杰出医家张景岳释曰:“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致,故百病皆生于气也。”针对“气机失调”的病理状态,中医治病,就是通过药物、针灸、推拿等手段,使气的失衡状态归于正常,进而调整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治疗重在“调气”,调气具有明显的纠正脏腑经络气机失调的作用。情志因素、精神心理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内因《黄帝内经》中重视情志因素、精神心理(神)与躯体生理(形)的互相影响,此种“形神合一”的生理观具有鲜明特点。而在上述“九气为病”的九气中,怒、喜、悲、恐、惊、思六者均属于情志致病因素,情志所伤,直接伤害相应的五脏,如怒伤肝,思伤脾等,会导致五脏气机升降出入失调,产生种种病变,且情志的波动或刺激,也可加重病情的发展。这与现代心身医学的疾病观中,心理因素对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相一致。针对情志因素对多种疾病发生的影响,中医治病,强调形神并治,通过调神治疗形病,调神使气的失衡状态归于正常,进而调整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所以,针灸治疗也重在“调神”,调神也具有明显的纠正脏腑气机失调的作用。针灸治疗的调气与调神针灸调气针灸治病的关键在于“调气”。“调气”就是通过采用各种刺灸方法,刺激一定的腧穴,以激发经气,疏通全身气血,从而使偏盛偏衰的脏腑功能趋于平衡。对于调气,《灵枢·刺节真邪》云:“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终始》曰:“凡刺之道,气调而止”。均强调了针刺调气是针灸治病的关键,针灸通过调理人体气机,使其恢复正常的运行,进而调节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以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从作用机理上讲,药物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偏重于化学成分直接的参与或干扰;针灸则与药物不同,针灸产生效应之前首先会引起经气的反应,会对刺灸部位的感受装置与外周神经或其他传入途径产生影响。所以,针灸的作用偏重于间接干预,通过针刺或艾灸,调动机体固有的调节机能,使失调紊乱的机体功能得到调整,运行不畅的气血得到疏通,正气得到恢复,从而使病理变化朝着正常的状态转化,综合平衡机体内部各脏器之间,机体和环境之间的协调,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调气贯穿在诊疗的全过程。1)治疗前,要诊脉查神了解气机之异状,判断病变之虚实、脏腑经络之病位所在。《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治也。”强调针刺之前必先诊脉以了解气机运行状态及气机异常之所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针无虚发。不同脏腑、经络的“气机失调”会出现不同的气机失调的症状表现,根据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可以确定病变所在,如肺气失于宣降则喘咳;肾不纳气则喘粗气短,肝气郁结则急躁易怒,抑郁寡欢,心肾不交则失眠多梦,脾胃不和则腹胀纳呆等;再如,阳明经气不通出现前额痛,少阳经气不通出现侧头痛,冲脉之气上冲出现呕恶,带脉经气阻滞出现腰腹肥胖等,均可以根据病变部位,循经选穴组方。2)选穴处方时,要依据病位所在,病性虚实,选经取穴。对于经络气血偏盛、脏腑功能亢进者,应平衡气血而抑制过亢功能;对于经络气血逆乱者,或因于气血偏盛偏衰,或由于脏腑功能失调,也均应根据病性虚实而选取于恰当的腧穴。对于针灸调气的取穴,笔者的体会是,根据病位所在、病性虚实,选取恰当的腧穴,更有利于气机的调整。如对于全身性、虚寒性的疾病,可以取膻中、中脘、气海穴上、中、下气海同调,扶助正气,以利于调理气机;对于在肢体、属实证的疾病,可同名经上下配穴,或理气和血的腧穴相配用,疏通经络,以利于纠正气机逆乱;另外,八脉交会穴也是常用的调理气机的配穴典范。3)施术中,要依据病位所在,病性虚实,采用补虚泻实等针灸手法使经气调和。如《灵枢·官针》曰:“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均说明不同的针灸方法,作用特点不同,补泻作用也就有别。在针灸治疗方法中,毫针是针刺方法的主体,但长短粗细规格不同,刺入的角度深度刺激量等均应以病证而定;艾灸长于补虚散寒,方法多样,作用独特;拔罐依据罐内负压、温热,对经络腧穴产生良性刺激;三棱针有点刺、散刺、挑刺、刺络之不同;火针针对疼痛类疾病、皮外科疾病等也有不同的操作技术要求。如此,因为操作方法不同,治疗作用相异,治疗疾病也就各有所宜。只有选择适宜的针灸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起到条畅气机,调节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平衡的作用。针灸调神针灸治病的关键也在于“调神”,调神在针灸医典中,主要指治医者之神、治患者之神两个方面。《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原意一是指在针灸施治前后要注重调治病人的精神状态;二是指在针灸操作过程中,医者应专一其神,意守神气;同时令病人神情安定,意守感传。调神也同样贯穿于针灸治病的全过程,在辨证论治的各个环节重视“治神”,也是针刺取得佳效的关键所在。辨证阶段,要通过四诊查神以治神;治疗过程中,要调动患者精神情绪以治神;出针后,患者要摄调精神,医者要调神益气以治神。不仅如此,结合“百病生于气”疾病观中情志、精神心理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的认识,还可以认为,在针灸治疗很多疾病时,应重视调神腧穴的配伍应用。近年来,笔者团队在治疗疼痛性疾病、哮喘、过敏性鼻炎、消化系统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湿疹等,针对性地配用了调心神、调脑神、调肝神的穴位,加强调控患者的情绪,调节神志活动,提高了治疗效果。治疗疼痛性疾病,特别是对于疼痛较重者,如头痛、三叉神经痛、肩周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时,配用宁心醒脑安神的穴位,心经的神门、心包经的大陵、督脉的百会、水沟或奇穴四神聪等,宁心安神,可增强镇痛效果。治疗过敏性鼻炎时,在传统的从肺、脾、肾论治取穴处方的基础上,依据“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中医理论,增加具有“调肝神”作用的穴位肝俞、太冲,显著提高了治疗和预防过敏性鼻炎复发的效果。治疗哮喘时,在传统的以宣肺平喘论治取穴处方的基础上,加百会、印堂、内关、太冲,对于哮喘兼有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减轻哮喘症状更为理想,且能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时,以针刺疏肝调气法,选用膻中、期门、肝俞、中脘、天枢、关元、子宫、三阴交、足三里、太冲,从身心两个层面进行调治,初步显示针刺治疗与西药达因-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相比,在总有效率、月经恢复率、排卵率、妊娠率方面疗效相当,针刺疏肝调气治疗不仅调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躯体症状,还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蕴藏着丰富的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方法。如“百病生于气”的疾病观一样,它揭示了人的形态结构、脏腑生命活动和机能的外在表现以及精神情志思维活动均是由气化过程建立、维持和调节,因此,气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动力源泉,生命体活动的机制之所在,是人体生命过程的维系。当气机的运行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而产生郁滞或不循常道时,问题就产生了。在治疗上,通过针刺来调节厥逆阻滞等不平之气,使得气血趋于平和,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从而实现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其理论价值及临床意义深远,深入学习其理论内涵,实践并扩展其临床应用,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金项目: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JDZX2015063)参考文献(略)作者简介


赵吉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优势病种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