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给家人!针灸,这些人不能扎!国家药监局强调规范使用一次性针灸针

文 / 四川食药监
2019-08-30 11:17

8月2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通报,提醒医疗机构关注不正确使用针灸针风险。这是国家药监局今年第二次发布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通报。

根据通报,一次性使用针灸针是用于按一定的穴位刺入患者体内,并通过捻转、提插等手法治疗疾病的器具。一般由针体和针柄组成。

通报显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既往监测数据表明,一次性使用针灸针存在超适应症使用的风险,部分医疗机构将一次性使用针灸针连接电针仪进行针灸治疗,通电使用后出现针灸针在患者体内断裂的不良事件,需手术才能取出患者体内的断针。

通报强调,建议医疗机构按照产品说明书正确、规范使用一次性使用针灸针。生产企业应就产品适用范围、临床注意事项、操作要点等方面内容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操作培训。

针灸的注意事项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不过,一直以来,重复使用针灸针导致治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为人所诟病。2014年2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出版由中国专家参与制定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国际标准,我国使用了几千年的针灸针,自此有了国际通行标准,这也是首个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内发布的ISO国际标准。

针灸使用安全、效果好,但并非人人适用。

尤其是以下几种情况,要慎用:

① 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穴宜少,手法宜轻。

② 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③ 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④ 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⑤ 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⑥ 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⑦ 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总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者对病人认真负责,严肃细心,集中精神等均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

关注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官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