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十二经脉之道,肺经
经脉,又称之为经络,课本上的定义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而经脉之道,简单来讲就是经络在人体循行的路线规律;
今天,我们讲一下肺经,一共有11个穴位,其中有9个穴位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另外2个穴位在胸前外上部。名称分别为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首先要说的是,肺经的循行路线,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穴位中脘的位置:在脐上4寸,寸的概念在这里说一下,就是相当于每个人自己拇指的一横指的宽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寸,不是通用单位cm),肺经向下与大肠相表里,然后回来沿着胃上口,贯穿胸膈,归属于肺脏本体,从喉咙、气管出来后,循行于胸痹的外上方(穴位中府,平第1肋间隙,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然后沿着上臂前外侧(肩到肘部),下行到肘(穴位尺泽,在肘横纹处,肱二头肌肌腱外侧);再沿着前臂桡骨一侧下行,到达桡动脉搏动处,沿着大鱼际肌外侧缘到达拇指尖桡侧;肺经还有一个别支,从腕部桡骨茎突处分出(穴位列缺,桡骨茎突往上1.5寸),沿着手背虎口到达食指桡侧,并在此(穴位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续接;
知道了肺经的循行规律,那我们接下来看看肺经变动所发生的病症吧;
肺经循行障碍,会出现臂厥,意思是指,臂部的精气厥逆,不能循经流转反而逆行倒施,症状有,肺部胀满、憋闷,有的甚至出现喘咳,锁骨上窝疼痛不已,甚至视物模糊等;
肺经的相关穴位,能够治疗肺脏的病症,比如咳嗽、哮喘、呼多吸少等,还能治疗经络循行部位比如说上臂以及前臂等的疼痛等症;
肺经气太盛的话,会引起肩背酸痛不适,此时在针灸应该用泻法(针灸中有相应的手法:补、泻、寒、火等);气虚不足的时候,可出现肩背冷痛,气短等症状,当然了,此时应该用针灸中的补法;正所谓“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然后说一下我们常用的穴位以及治疗的病症;
治疗喘咳常用中府、太渊、鱼际等穴位;治疗咯血常用孔最、太渊等穴位;治疗咽喉痛常用少商、鱼际等穴位;治疗热病常用尺泽等穴位;治疗头项痛常用列缺等穴位;
针刺中府应注意角度与深度,如果,扎得太深或者角度太过垂直都会扎到肺,引起气胸;太渊应注意避开桡动脉,否则容易伤及动脉导致不必要的出血甚至危险;
建议大家对穴位有个了解,以上所说的穴位只是本条经的针对相关疾病的经验穴位,如果真正治疗病症还需要有针灸处方,就是要根据病症结合其他穴位来进行扎针,建议大家到有经验、安全保障的地方针灸,不要自己尝试,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危险;
有什么想说的,或者你经历过的针灸趣闻,我们一起来讨论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