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 三则秘方
【来源】武桢,《山西中医》(5)1986年
【组成】蒲公英30~60克,蚤休15克,青皮、橘叶、穿山甲、僵蚕、桃仁、赤芍各10克,橘核,炙鳖甲各15克,夏枯草、牡蛎各15~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舒肝理气,化痰消瘀、软坚散结。
【方解】方中以蒲公英,蚤休清热解毒;青皮、橘叶、橘核舒肝理气,破气消积;穿山甲、桃仁、赤芍活血化瘀,且穿山甲合夏枯草,牡蛎、炙鳖甲,僵蚕具软坚散结,通乳络消痰核之功。诸药配伍,力专功宏。其效非凡。
【主治】乳腺增生症。
【加减】患处乳痛,加乳香、没药各12克;肿块坚硬,长期不消,偏血瘀甚者,加三棱,莪术各6~10克;偏痰结者,去桃仁,加海藻,昆布各15克,黄药子10~15克;局部有灼热感者,加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气虚者,加黄芪30克。
【疗效】治疗32例,结果痊愈25例(占78.1%),好转5例(占15.6%),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
2消瘀散结汤
【来源】陈景河,《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鹿角片20克,浙贝母15克,瓜蒌,乳香,没药,香橼各20克,白芍30克,甘草10克(无鹿角可用鹿角霜代之)。
【用法】上药加水浸泡1小时后,至100毫升为宜。煎两次,得药液混合一起,分两次服之。
【功用】理气活血,软坚散结。
【方解】乳核肿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乳腺增生。临床表现为乳核增大,时有隐痛,皮色如常,推之稍有移动,渐渗乳汁,色黄或带血,多发为双乳。常伴有心情郁闷,舌苔薄白或无,脉弦缓或沉弦。乳核增大,皆因肝脾气郁不舒,血行迟滞,致乳核脉络不通所致。方中鹿角味咸入血软坚,性温通络,能消肿止痛,又善治寒疮;香橼、白芍味酸同气相求,入肝平气,入脾通壅,能解木土之郁,但是香橼辛散之力有余,酸敛不足,故配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柔润肝体而平肝气;辅以牡蛎增强软坚散结之效;并固精气;浙贝清热疗恶疮瘀毒,取寒温互用,药性和平,并助以乳香通经宣络以理气;没药化瘀以理血。诸药合用,共奏消瘀散结之功。其功可舒肝脾气结,活血化瘀,促进气散血行,乳核脉络畅通,俾气散则无痛胀,血行则不成疮,其病自愈
【主治】乳核肿痛,或时渗乳汁,或乳汁带血。可用于乳腺增生。
【加减】若口干燥,心下满者,为肝脾气逆,化热伤阴,宜重用瓜蒌至50克;甘凉润燥,清热而祛满;加青果5克,平肝开胃而化瘀;乳腺胀痛甚者,加川芎10克,郁金10克,利用其气香窜,能同香橼舒解气机,同乳没活血化瘀而止痛。外用木香100克,鲜生地200克,捣成泥状为饼,敷在局部。若舌苔白腻,不欲食者,为脾虚湿浊不化,加白术10克健脾燥湿。鸡内金3克启脾胃消化之力,又善解脾气郁结。若硬肿不消,宜加甲珠10克,取其穿透破结之力,助软坚散结之效,消坚止痛。
【疗效】临床屡试,疗效颇佳。
【附记】本方用治急性乳腺炎,红肿痛甚伴有寒热者。加柴胡,黄连各15克,蒲公英50克。效果亦佳。
3疏肝消核方
【来源】黄耀燊,《新中医》(8)1990年
【组成】柴胡、生白芍、鹿角霜、郁金、香附、桔梗、柴胡各12克,白术9克,益母草、荔枝核各15克,当归,炙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个月为1个疗效。
【功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方解】肝郁气滞,痰瘀壅滞,致冲任不调。冲任为气血之海。痰瘀壅结于上,结聚乳房而为病,且与月经周期有关。故方用柴胡、郁金、香附,元胡疏肝理气;益母草、鹿角粉、当归配郁金,元胡活血化瘀;桔梗,荔枝核理气化痰散结;再辅以白芍柔肝敛阴;白术、炙甘草健脾燥湿以调和肝脾。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之功。
【主治】乳腺增生症。
【加减】按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加减。月经来潮后的二周内,也就是排卵期,本方加仙灵脾、仙茅,肉苁蓉、制首乌、鸡血藤等温补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