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膜性肾病中医治疗尿蛋白转阴,中医药方有3味主力药降尿蛋白

文 / 布谷鸟多多
2021-06-16 18:08

膜性肾病是成人发生的肾病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以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伴钉突形成及补体介导引起的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分为原发性膜性肾病和继发性膜性肾病,这一病理类型中少见肾小球或肾间质炎症反应,因此,与炎症肾病不同。

膜性肾病病理分类标准主要依据电镜下沉积部位的特异性。在I期,沉积物仅存在于上皮下、肾小球基底膜表面,无新基底膜形成;II期,沉积物部分被新基底膜包围;III期,沉积物被基底膜包围、与之融合;IV期,基底膜原免疫复合物沉积处可见稀疏(透光)区。临床上约1/3的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可发生自发缓解,约1/3的患者长期保持肾功能稳定,约1/3的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

目前原发性膜性肾病的非免疫治疗,包括:利尿、减轻水肿;降低血压及降低尿蛋白;降低血脂、避免心血管事件;抗凝防止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保守治疗。其中,单用激素一般无效,往往联合多种药物,尤其中医治疗效果较显著。

女子查出肾病综合征,初期没重视发展到膜性肾病3期

病例:患者xxx,女,27岁,从学生时期就就经常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参加工作后时常加班,也检查陪同事晚上喝酒吃饭娱乐,经常夜晚1-2点睡觉。平常身体没有不适,偶尔感觉疲劳乏力、睡不醒。临近结婚了婚检查出尿蛋白(++),以为是近来事多,没有休息好。但第二次复查尿蛋白(++),医生建议去大型医院就医,确诊后尽早治疗,但患者没当回事。

因家人生病住院患者连续陪护一周,发现双腿双脚肿胀严重,用手一按一个坑,赶紧去了省级三甲医院就医,常规检查过后,又做尿蛋白定量检查。24h尿蛋白定量检查6.5克,医生让患者住院治疗并且做肾穿刺检查。穿刺结果显示膜性肾病3期,医生建议激素+免疫治疗。服药一段时间,考虑到激素对身体影响比较大,可能会影响后期备孕。于是决定通过中医治疗。

来到北京预约中医肾病专家号。在门诊,中医根据患者的病理检测报告,经过中医的望闻问切,认为患者属水瘀互结症,面浮肢肿,反复发作,渐见肌肤甲错,面色黧黑,红丝赤缕,舌边有瘀点,舌下筋系瘀紫等。水湿与瘀血互结,泛滥肌肤,故面浮肢肿;瘀血阻滞,血行不畅,不能外荣,则见肌肤甲错、面色黧黑、红丝赤缕、瘀点瘀斑。治疗应以活血化瘀、利水行滞为主,佐以当归、生地、熟地、赤芍、桃仁、川芎、红花、益母草、泽泻等中药,辨证加减调配方剂。

服药1月后复诊,双腿水肿减轻,尿量增多。仍有气虚乏力,原药方添加黄芪、党参补气。服药3个月后复诊,尿量恢复正常,水肿明显减轻;6个月后,尿蛋白(+),肾功能好转。坚持服药,积极配合治疗,2年后尿蛋白转阴,尿蛋白定量恢复正常。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中药治疗肾病降低尿蛋白的主力药有3味

专家表示,中药治疗肾病有3味主力药可以降尿蛋白,这些药物通常不能单味使用,而是要组方配伍,这样既能发挥药物的作用,也能规避单味药的偏性带来的不良影响。发现肾病要及时就医,不论西药还是中药,都要谨遵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随意买药自己服用。由于肾病病因病机复杂,每种类型有不同的用药要求,要对症用药。

1、黄芪。味甘微温,功能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草药,能增强活血化瘀药物的功效,降低尿蛋白。现在医学认为黄芪主要含黄芪多糖、氨基酸、大量无机离子、微量元素等,其中富含微量元素硒可能与其控制肾性蛋白尿有关。

2、川芎。辛温,有活血行气止痛、祛风胜湿之功。阿魏酸(FLA)为桂皮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川芎等常用植物药中,可有效拮抗内皮素引起的肾血管收缩,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抑制炎症及免疫反应,减少尿蛋白。

3、葛根。葛根味甘性平,功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从中药葛根中提取的葛根素,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

膜性肾病2期以前易治好,而3期后治疗难度增大

膜性肾病是导致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的原因。数据显示,膜性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0%左右。其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有可能与某些药物或者是环境因素有关系。临床观察显示,膜性肾病发病与雾霾关系密切。

膜性肾病的病理分期一般分为4期,2期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上皮侧大块电子致密物沉积,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反应性形成的钉突。光镜可见钉突形成。3期主要表现:光镜下新形成的基底膜样物质包绕沉积物,形成网状、链状表现。电镜下电子致密物沉积在基底膜内或上皮下。

目前临床一般认为,病理分期和预后,没有明显的直接的对应关系。膜性肾病的临床自然病程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一般表现为三种转归,自发缓解,持续的蛋白尿伴有肾功能稳定,持续蛋白尿伴有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膜性肾病一期和二期膜性肾病,能够有30%的患者可以自发缓解。但是,膜性肾病三期的患者,病情非常严重。因为会导致患者出现肾病综合征,主要是出现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容易出现高度水肿以及高脂血症。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很多患者的身体状况会越来越差。因此,应早治疗。

膜性肾病对治疗的反应,与预后关系密切。通过治疗,完全缓解者,也就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0.3克的患者,10年肾脏存活率为百分百。部分缓解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3.5克,或者是尿蛋白减少大于50%的患者,十年肾脏存活率为90%。部分治疗无效的患者,尿蛋白持续大于3.5克,预后相对较差,10年肾存活率只有45%。

(东方红星,文/李烈,医师/苗阳;约217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