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一个差不多的人,就嫁了吧!

文 / 青岛育儿情感专区
2021-03-01 00:14

小故事.大道理...

如果一切都能顺心如意,又哪来的颠沛流离!

小时候,希望自己快点长大,长大了,却发现遗失了童年;

单身时,开始羡慕恋人的甜蜜,恋爱时,怀念单身时的自由。

很多事物,没有得到时总觉得美好,得到之后才开始明白:我们得到的同时也是在失去。

我是情感小百科,你有故事,我有酒。喜欢我,从此你就是我的人了...

———— —— · Start · —— ————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么一组数据: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8263563人,会打招呼的是39778人,会和3619人熟悉,会和275人亲近。”

数据虽不绝对,但也可以反映出一个事实:真正能够走进彼此生命里的人,少之又少。

那么,在这少数的人当中,如何选择那个对的人呢?

有人说,命定。

经济学者薛兆丰曾经在《奇葩说》里分享过一个观点:

“如果这世界上有两个人是彼此一生中唯一的话,那么他们这辈子不会见面,想象一下,把全世界70亿人口比作绿豆,在一个大缸里,有两颗红豆是彼此的唯一,在它们短暂的一生中,它们是不会碰上的。”

所谓的命定,其实是在自己有限的人生里,可选择的范围内寻找那个自己认为合适的对象而已。

也有人说,相亲。

在最近的一个财经访谈节目里,薛兆丰同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相亲是自由恋爱,这个其实不大对,相亲市场实际上是利用大数据的方式,来增大你的选择范围,但是用大数据来选就必须定量,有很多指标就必须量化,尤其是那些容易量化的指标(房子车子等),就被凸显出来,而不容易被量化的指标(人品性格等),就被忽略。所以我想结婚的时候选择对象,计较这个计较那个,这是永恒不变的。”

简单来说,你可以用相亲来扩大选择范围,但你选择的过程中,有些东西必然会被忽略,你选择一个人身上的A特质,就要接受他没有你所满意的B特质。

总而言之,通过命运方式选择的对象,也会在悠悠岁月里,看到对方身上的缺陷与不足;通过相亲找到的对象,也会有某些方面,是不如自己意的。

毕竟,这世上没有百分百完美的恋人。

过多的挑剔,反而会失之东隅,也错过桑榆。

02.

阎真在《沧浪之水》里写道:

“人生并没有什么最好的选择,任何选择都要付出代价,全部的问题是自己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很多时候,确实如此。

你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给予你富贵荣华的人,就要接受他可能没有那么体贴周到。

你想要找到一个温柔体贴的灵魂伴侣,也不要奢求他能满足你额外的要求。

就像电视剧《知否》里,盛墨兰自负才华和美貌,一门心思想要攀附权贵,嫁入豪门,所以她看不上父亲给她选的书生文炎敬,转而凭借着自己的小聪明勾搭上了伯爵府的公子梁晗,最后也如愿嫁给了梁晗。

然而一入侯门深似海,高门的媳妇,又岂是那么好当的。

梁晗虽然身份尊贵,却是个纨绔子弟,在盛墨兰入门之后,更是名正言顺地娶了好几房妾室,盛墨兰一生都被迫在后宅里与这些妾室争宠。

看剧的时候,虽然唏嘘于她后来的遭遇,但不可否认的是,盛墨兰选择了梁晗,那么她便要承担她这个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卢苏伟说:“人生的道路是如此的简单,你选择什么,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

尤其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谁能够为你的选择买单。

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不管结果好坏,都要独自承受。

有个读者在后台留言说:

“二十岁的时候,想要找一个能给自己一颗糖和一个屋子的人,到最后发现他只能给自己一颗糖,三十岁的时候,想要找一个给自己一个屋子的人,到最后发现他既没有屋子也无法给糖,到了四十岁,已经没有任何奢求,因为身边已经没有这样的人出现。”

是啊,年轻的时候,总以为日子还长,还有很多可以选择、也可以后悔的机会。

可有时候一个选择,不经意之间,就会影响自己一生的足迹和脉络。

彼时之现状,殊不知便是昔日所作的选择造就的。

03.

人生中的每个选择都是一场赌注,全看自己手上握的砝码有多少。

而降低选择里的风险,最有效的方式是,你为你自己增值。

2007年,美国网站有个“波尔斯”姑娘发了一则征婚启示,姑娘说她年轻貌美,想找个年薪至少50万以上的对象。

这个帖子得到了经济学家“罗波·坎贝尔”的回应:

“从经济学的角度,年薪50万的人是增值资产,而年轻貌美是贬值资产,如果它是你仅有的资产,十年以后你的价值甚忧,所以我劝你不要再苦苦寻找嫁给有钱人的秘方,你倒可以想办法把自己变成年薪50万的人,这比碰到一个有钱傻瓜的胜算要大得多。”

的确,如果一个人身上能够吸引人的闪光点是贬值的话,那么他想要找到一个满意的对象,这在很大概率上是不可能的。

一个残酷的真相是,在可以选择的范围内,要想找到一个满意对象的前提是,你得配得上。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讲的是,剩男剩女该不该差不多就得了?

辩手姜思达说:“差不多是一个好词,差不多意味着有选择,经历了考验的差不多,错过了很可惜,放下少年玛丽苏的执着的我执,拥抱一个你可能特别幸福的解绑的生活。”

姜思达所说的“差不多”,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它叫“门当户对”。

澎湃新闻曾经做过一次实验,用计算机程序针对1万男性和1万女性进行模拟配对。

分3种策略:1.门当户对;2.男财女貌;3.志趣相投、适度引领。

结果显示:

采取门当户对策略,只要总分接近,容忍有缺点,差不多就行了,这样往往更容易找到对象;

采取男财女貌策略,找到的不一定是白富美和高富帅,很可能只是花瓶和土豪;

采取志趣相投策略,要求对象有内涵无短板,最后找到的对象各项得分较为平均,但相对贫穷。

可以发现的是,在三种策略里,以门当户对为标准来选择对象,最后的结果也相对比较称心如意。

门当户对的择偶标准,是所有择偶体系里最稳妥的一个标准。

有句话说:“门当户对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证明爱情的力量,而是为了两人在将来的日子,先打开一扇可以呼吸的窗。”

的确,爱情里没有最好的绝配,要说有,那便是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不仅仅是两个人在社会地位、家庭背景上的相近,还要求男女双方在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登对。

永恒和最好,是爱情里的高奢品。

而物质和精神上彼此势均力敌,决定了你能否配得上这样的高奢品。

04.

这世上没有所谓的毫无缘故的爱,一切的被爱,归根结底不过是你值得。

就像前几天,因为怀三胎消息上了热搜的霍启刚和郭晶晶这对夫妻。

看到有不少网友对他们表示羡慕:“郭晶晶嫁给爱情的样子,真好。”

是啊,从2004年传出恋情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点点滴滴的日常里,霍启刚无疑是用行动向大众证明:豪门世家里也会有专情之人。

公布恋情以后,被记者采访提及郭晶晶时,他会秒变话痨,甜蜜地喊一声“我老婆”;

郭晶晶怀孕时夜里睡不安稳,他在家里又做饭又煲汤地照顾她;

在节目里介绍自己时,也不忘说一句“我是郭晶晶的老公”;

......

网上曾经有人评价霍启刚,拿他和黄磊作对比,说“万年修得黄磊,那么亿年才能修得霍启刚。”

也有人说,郭晶晶遇到霍启刚,是一种幸运。

我想,幸运有之,但它的成分一定不大。

要知道,郭晶晶家室虽没有霍家富裕,但郭晶晶本人却是实打实的奥运冠军,从1988年开始跳水以来,郭晶晶在跳水项目上的成就非常耀眼。

随便拎出一项,都是值得骄傲的成绩。

而这样的郭晶晶,也确实配得上出身名门的霍启刚,也配得上霍启刚的深情和宠爱。

赵丽颖曾经在演讲时说过这么一句话:“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幸运。”

同样地,当你足够努力和优秀的时候,你才能配得上你的幸运。

就像郭晶晶和霍启刚,他是豪门公子,而她是奥运冠军。

你想遇到霍启刚这样的人,首先你就得成为郭晶晶这样的人。

老天不会一直眷顾某个人,真正幸运的人,都懂得将靠近幸福的机会牢牢握在手里。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你才能遇上同样优秀的他。


———— —— · END · —— ————

你好 ,陌生人,我是情感小百科,我在这里自足自给,把一些琐碎的情绪写成文字,这里面有你发生过的,和未曾发生的,我们都是孑然一身,开始和结局都是如此孤独,很高兴遇见你。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