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应如何正确看待中医偏方

文 / 希福抗癌
2020-12-11 09:19

癌症作为如今高发的一种恶性疾病,治疗周期较长,且很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给众多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心理负担。临床上,有些癌症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收效甚微,于是把治疗的目光转到偏方上来,希望能够出现奇迹,但在某种程度上很多人们把偏方“神话”了。

偏方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医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它并不是中医治病的主流。民间偏方在传播时,往往根据最明显的症状用药,很少区分疾病的类型,因此“民间偏方”的一大特点是其疗效的不确定性。虽然有的患者使用偏方后,短期内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随着患者病情和体质的变化,其临床症状也会发生改变,如果继续使用原来的偏方,则很难发挥应有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因为使用不当而加重病情,缩短生存期,因此一定不要盲服使用偏方。

癌症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而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施治”,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症状、体质等情况,并抓住患者不同的虚、热、寒、实特点,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坚持一人一方,从而发挥中医抗癌的特色及优势。所以说,患者要对偏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免陷入抗癌的误区。

袁希福老中医经常提醒大家:“确实有民间高手,也不排除偏方、单方治病,但绝不能迷信,抗癌还是要走阳关道”。癌症患者在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整体状况具体分析,并及时配合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从患者的整体出发,同时兼顾局部病灶,通过调节患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有助于调动患者本身的积极因素,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肿的发展,稳定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