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之子,见到朱棣皇帝后只说一个字,不料朱棣大怒竟将其处死

文 / 琳琳说事
2020-04-05 16:05

对风水、天文方面有所研究,在明朝初期是一个高人,因此后人对他很是崇拜。他作为朱元璋的大臣之一,对朱元璋的本性很是了解,所以在帮助朱元璋坐到了皇帝的位置后,他就辞职回家安度晚年了。但是在朱元璋看来,刘伯温这种高明之人虽然利用起来给自己带来不少好处,但也可能产生更大的威胁,所以他就思考着将刘伯温除掉,但苦于找不到借口,一直没有行动。

刘伯温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在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伯温就是明朝最大的开国功臣,但他最终的结局却与他曾经创下的巨大功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在朱元璋看来,刘伯温这种高明之人虽然利用起来给自己带来不少好处,但也可能产生更大的威胁,所以他就思考着将刘伯温除掉,但苦于找不到借口,一直没有行动。在刘伯温感染风寒后,朱元璋知道机会来了,他派遣太医为刘伯温看病,刘伯温也是明白人,他知道这次自己必死无疑。在史料中也有相关记载,在太医给他看完病,开了几幅药方让他服下之后,没过几天刘伯温就死了,大家都认为是朱元璋派太医毒死了他。

他的大儿子由于与胡惟庸有嫌隙,被逼迫自杀,小儿子本来免除一死,但还是没躲过命运的悲惨。而此时已经是朱棣登上了皇位,他也非常欣赏刘伯温,于是便派人请他的另一个儿子刘璟,希望这个同样拥有一身才华的人可以辅佐自己开创新的盛世。哪知刘璟一点也不领情,还不愿承认朱棣的皇位,并且说了一句话“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这个“篡”惹怒了朱棣,虽然朱棣心里清楚自己皇位来的不光明,但被人直接说出他篡位,就像被人狠狠地扇了一巴掌,于是下令处死刘璟。

有人认为,刘璟是愚忠,毕竟大明江山都是老朱家的,管他谁当的。也有人认为,刘璟气节令人佩服,这才是为臣之道,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