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巧用炒槐花,治疗糜烂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

文 / 食玩大圣经
2020-04-04 16:20

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之功。

用槐花微火炒黄,在辨证方中加入15~30克,治疗糜烂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

医案:

王某某,女,39岁。2008年4月30日初诊。胃脘灼痛,口苦1年余。

经多家医院胃镜均示:胃体、胃窦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多医诊治,稍缓未愈。

诊见:胃脘灼痛,肋胁隐痛,口干,口苦,恶心,纳差,消瘦。

胃镜室:胃体和胃窦黏膜充血,水肿,糜烂。

查:上腹拒按,无反跳痛,莫菲氏征(-),舌红苔黄厚,脉弦数。诊断:糜烂性胃炎。

中医诊断:胃痛,肝胃郁热证。

处方:炒槐花20克,黄连10克,白芍15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

药后疼痛稍减,余症如前,述药液苦,服后口淡无味,加大枣10克,服用一月后,诸证消除。

胃镜室:胃体、胃窦粘膜无水肿,无糜烂,停用汤剂,用炒槐花10克泡水代茶饮2月,临床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医案:

梅某某,男,45岁。2008年5月10日初诊。

胃脘隐痛时作3年,多家医院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用奥美拉唑、甲氰咪胍、硫糖铝、阿莫西林等治疗,好转又作。

曾用中药汤剂(具体方药不详)治疗半月,未见明显好转。

诊见:胃脘隐痛喜按,喜温饮,时有吐清水涎沫,纳差,神疲,乏力。

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黏膜以红为主,散在点状溃疡。

查:上腹剑突下右侧按压痛,舌淡苔薄白,脉虚弱。诊断:十二指肠溃疡。

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弱辩证。

处方:炒槐花15克,黄芪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乌贼骨15克,桂枝5克,大枣6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

加减共治2月后,诸证悉除,食量增,体重增加。胃镜示:溃疡愈合,临床痊愈。

嘱节饮食,随访一年半,未见复发。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槐花具有收缩局部血管,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抗炎,解痉,降血脂等作用。

《日华子本草》载:“杀腹脏虫及热。”《珍珠囊》云“凉大肠”。

糜烂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由胃或/和十二指肠局部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和溃疡,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槐花药理功效中其病理,取其炭止血,缓其苦寒伤阴之弊。

注:上述药方仅供参考,治疗请咨询专业医师。

微信:ysejk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