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药方字幅,至愿“药到病除”

文 / 书法之海
2020-02-27 00:05

千剂秘方除了具有巨大医用价值,娟秀的手札本身也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中医药方手札更能自然灵动地不同时代医者相同的人文情怀和悲天悯人,可谓寸纸之内见洞天。历代名家书写的方药字幅,很多都是书法史上的不朽杰作。

王献之《鸭头丸帖》

苏东坡《覆盆子帖》局部

张旭《肚痛帖》

传统中国文人除了精于琴棋书画之外,都具有基本的医学知识。学医的常听老师挂在嘴边:“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按脉,四季衣裳。”

其中,字写得好是第一要紧的事情。有些病人,先看处方、病历写得好不好,来判断医生水平高不高。

清或民国-老中医手稿本【丸散膏丹药酒】配方秘方

书家中的陆维钊、诸乐三、张宗祥,以及国学大师马一浮,也都旁通医术,他们亲手开的方子,让人耳目一新了。

值得一提的是,陆维钊先生的药方手迹世间仅此一件,极为难得;马一浮先生精通多门学问,看病自然也在行;诸乐三先生以书画名世,而他本人就是中医科班出身的。

陆维钊 药方

张宗祥 药方

诸乐三 药方

马一浮 药方

中医与书法的相通之处,是到了一定境界,必须开悟。如果做不到,那就很难向上走了。

没有开悟的天分,写再多字也成不了书家,看再多病人也成不了名医。我们常说庸医害人,也许他也想救人,只是能力不够罢了。

我们看看近代那些大名医家的药方字迹。我们从中也许会对这种“草书”有不一样的认识。

这些名医都有良好的书法功底,字体多以行楷书为主,美观大方且清晰易读,因此也得以保存至今。他们虽不以书法名世,但我们仍不禁对其“书作”肃然起敬。

药方,

那么用心,

有落款、有签署、有钤印,

诚诚恳恳,认认真真……

清代御医陈莲舫 药方

清名医陈大堃 药方

民国杭州名医何公旦 药方

民国杭州名医詹子翔 药方

上海名医钱伯文 药方

他们的书写很随意,然而不求章法而自得章法,不求书卷气而自得书卷气,这些,可都是很多书法家努力甚至刻意追求的。这种书卷气其实不是写来,而是修来的。

在这些药方的背后,他们不知写下了多少方子,挽救了多少患者,写得多了,修养到了,好的气息就跃然纸上了。

江苏名医江育仁 药方

名医万友生 药方

浙江名医宋光济 药方

浙江名医马莲湘 药方

精美的花笺,娟秀的字迹,配以实用的处方,药材间的留白,篆刻的提示语,虽无意安排,却成了章法多变的书法小品,着实耐看。

试想,病患将手札捧在手中,对于病痛的恐惧,顿时好了大半!

黄宾虹曾提出“术是最高的养生法,不但足以养中华民族,且能养成全人类的福祉寿考也!”所以观人品看酒后,看书法看手札。中医药方手札之美,在古朴中透露出娟秀,洋溢着医者对于病患的无限关怀,是值得我们不断发现和传承的古典之美。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扩展阅读:15位皇帝写“福”,祈福健康平安,这个一定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