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了100种解酒偏方,还是一杯就倒?有没有靠谱的解酒妙招?

文 / 三浪医生
2019-07-15 23:33

现代人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离不开酒了,高兴的时候,不醉不归;难过的时候,苦酒入喉;应酬喝酒、聚会喝酒、蹦迪喝酒、夜宵喝酒……

然而喝酒伤身,醉酒更是伤身又伤神,不知不觉就醉意上头,这时大家就开始拿起手机查各种各样的快速解酒方法。

可是你知道吗?网传解酒方法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大家口口相传的解酒方法可能都是——“坑”!

一、干了这杯醋,喝酒不会吐?

喝醋是网络上常见的解酒方式,但危害性却极大。大量饮酒后,酒精严重刺激肠胃黏膜,这会导致消化道充血。

与此同时,饮酒后胃酸胰液分泌的增加,同时喝具有刺激性的醋,会加重对肠胃的刺激,甚至导致肠胃溃疡或引发进行胰腺炎。

二、喝掉这瓶奶,忘掉那个仔?

网传酸奶可以在胃壁表面附着一层薄膜,减缓酒精的吸收速度,能减少酒精对胃黏膜的损伤。

但是约90%的酒精都在肝脏内代谢,一次醉酒相当于得了一次肝炎。在饮酒前喝酸奶只能缓解对胃部的刺激,并不能保护你的肝脏。

三、喝杯蜂蜜赴酒局?

蜂蜜水中的果糖可以稀释酒精,其实果糖仅仅是提高了乙醇脱氢酶的效率,而对乙醇的产物、危害更大的乙醛没有丝毫影响。

而且果糖和酒精中和的作用下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代谢废物,对于肝脏的影响会更大。

四、喝杯浓茶下一趴?

浓茶中富含茶碱、咖啡等物质会对神经起到一定刺激作用,还大大加剧心脏负担,此外对肾脏也非常不利。

茶叶中的茶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排尿后人体内的酒精尚未被彻底分解,就过早地进入肾脏。而酒精的存在对肾脏产生严重的危害。

五、那是不是就彻底没有解酒的办法了呢?

其实醉酒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对消化道的刺激;乙醇对组织器官的毒性;乙醛对组织器官的毒性。

喝酒的危害主要来自乙醛,毒性是酒精的10~30倍。这个问题出在基因上,天生如此,没法改变。想改善“一杯倒”的窘境,建议在酒桌常备L-半胱氨酸胶囊。

L-半胱氨酸能够抱合酒精在肝脏代谢时产生的一级致癌物乙醛,将其最终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作用相当于乙醛脱氢酶,进而呵护肝脏健康。

生活中喝酒,喝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为待人接物,有的则是心情使然,但不管什么时候喝酒,都需要有个度。

酒是生活的催化剂,而不应成为社会的原罪,奉劝大家在酒桌上,多认怂,少喝酒,随意点,莫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