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神医”和“灵丹妙药”让很多人痴迷?

文 / 肿瘤专科医生
2019-05-05 22:15

为什么“神医”和“灵丹妙药”让很多人痴迷?

原因之一就是盲从跟风心理,还有就是抓救命稻草心理,再有就是所谓的“见到疗效”。但细究起来,其所谓的“疗效”常常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把事情发生的“先后关系”等同于“因果关系”。得了某个病,吃了某个所谓的偏方秘方或稀有贵重补药补品,然后感觉病似乎“好些了”,于是就想当然下结论说是这个偏方或补药补品起的作用。但他却不会傻到把这个“病好些了”归结为吃了米饭或吃了青菜之类的平常之物,其实吃这些东西也跟“病好些了”有先后的关系,先吃了青菜,然后“病好了些”,为什么就没人把功劳归到青菜身上?其实,吃了某个东西“感觉病好了些”可能并不是这个东西起了作用,也许只是暂时的心理安慰作用,真实的病情其实仍在继续发展,或者纯粹只是时间上存在先后关系,也就是说,是纯粹的巧合。把“先后关系”等同于“因果关系”,是很多人的思维误区,生活中也很常见,多数危害不大,但涉及治病,就要时刻提醒自己跳出误区,仔细想一想。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人所谓“癌症”其实根本没确诊。经常有病人或家属拿着CT或磁共振之类的影像检查报告单来找我就诊,报告单上写着“XX癌可能“,或“不排外XX癌”,问:“医生,得了这个癌,能不能治?严不严重?”,我说:“你怎么这么肯定就是癌?这个检查只是怀疑而已,是不是真的是癌症还不一定呢,光凭这个报告单还不能确诊,既然没有确诊,何来能不能治、严不严重的问题?要进一步检查才行。”病人一听,急了,要么是嫌我医术太差(报告单上不是白纸黑字写着癌字吗?怎么还说没确诊?这医生水平也太次了!),要么可能是嫌进一步检查太麻烦或觉得没必要,甚至认为我是为了赚他的检查费,反正最后是拍拍屁股走了。

走了之后呢?他可没有闲着,回到家找郎中,或打听到的,或听人介绍的,或郎中主动送上门的,反正最后开了些不知什么道道的神药或偏方秘方,甚或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其他东西,比如各种少见的难得的所谓补物,特点是“贵”、“稀有”。

后来的结果是:病人没死,活得好好的。这下不得了,由此他们得出结论:吃某某药、用某某方子或吃某某补品治好了他的癌症,这东西真是效果好,可以治好癌症,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神,越传越离谱。于是,其他真得了癌症的人也跟着效仿,害人不浅。

其实,我前面说了,他这个所谓的“癌症”根本没有确诊,可能根本就不是癌症。如果有人怀疑他这个癌症的诊断,他会说,是正规大医院医生诊断的啊,白纸黑字写着清清楚楚,怎么会有错?其实,医院什么时候诊断了是癌症?只是一个CT、B超或磁共振检查之类的影像报告初步怀疑肿瘤可能,甚至只是不能完全排除肿瘤可能,仅仅因为影像诊断报告中有“肿瘤”或“癌”字眼,完全无视其他修饰词,就下结论是得了癌症?谁下的诊断?根本就没有最后确诊,如果进一步检查,也许压根儿就不是癌症,或者有的肿瘤本就可以不干预而存活很多年,比如某些惰性淋巴瘤。

得了癌症吃些什么偏方秘方或稀奇古怪的补药补品就好了的或者不治就好了的,除了前面说到的暂时心理安慰起作用,估计有不少人是属于这种癌症根本没有最终确诊的情况。说是到医院诊断了癌症,其实可能根本就没好好全面检查并诊断,只是凭一两个检查报告单,或断章取义理解医生的话就自行下结论得了癌症,然后就开始所谓的治疗。癌症的诊断可不是仅凭一张CT或B超或磁共振之类的影像报告单就能诊断的。

甚至还有一种可能,有些人连基本概念都没弄清楚,把肿瘤等同癌症,以为长了肿瘤就是得了癌症,很多所谓的神医大师也是这个认识水平。其实,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肿瘤多数没有什么危害,有的只要手术切掉就好,有的根本不用管它,观察定期随访就行。可有的人不知道这一点,一听得了肿瘤,以为就肯定是得了癌症,吓得半死,但他不找专业的医生咨询了解,想当然就认为是得了癌症,或者被别有用心的所谓江湖郎中或神医大师所误导。于是,开始吃某种“神药”或“贵重的补物”,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他没有死,他活得好好的,于是到处说,吃这个“神药”或“补物”让他活下来了,这药真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