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烫伤用猫毛敷?辟谣!老人思想的滞后性,让孩子苦不堪言

文 / 齐丽娟
2018-11-24 00:03

文 | 齐丽娟

中国人有一点众所周知的特征,就是守旧,容易对老观念形成依赖,不愿创新,也很难接纳新生事物。这一点从我国历史造船行业上便一览无遗,我国本是造船业大亨,可是当国外已经用钢铁铸船的时候,满清政府依旧觉得钢铁铸船无法行驶,直到海战失利后才意识到造船技术已经被落后一大截。

虽然现代国民思想已然积极汲取先进思想,然而在许多方面依旧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比如说在带孩子方面,这些思想的滞后性在中老年人身上就表现的尤为突出,因为不愿意接受思想落后的现实,从而让孩子为此承担后果。

关于带孩子,我们总会听到许多“过来人”给新手妈妈传授“经验”,有些经验确实令新手妈妈受益匪浅,然而有些“经验”却害死人不偿命。就在11月22日,某医院小儿外科急诊接到了半面脸沾满猫毛的小龄患者,小男孩半边脸险些毁容,而造成这一切的起因,正是因为小男孩的奶奶轻信“经验”的后果。

原来,在三天前,小男孩不小心被开水烫伤。小孩子被开水烫伤的事情一直从在,这也与孩子天性好动有关,烫伤正常治疗变好,只要烫伤程度不严重,一般都能痊愈,可错就错在奶奶非要用“偏方”治疗,没有把孩子及时送到医院。孩子的奶奶说,被烫伤之后就要用猫毛治疗,猫毛有治愈伤口的功效,遂拔了家里一只猫的毛,结果三天过去了,孩子的伤口不仅没见好转,反倒出现溃烂感染的情况,孩子没治好,猫反倒先秃了。

民间有不少关于治愈伤口和烫伤的偏方,最广为人知的是在伤口上敷一把土。除了敷土之外,也有人抹牙膏、蜂蜜、牛奶和白酒等等,但是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一点,这些偏方统统是愚蠢错误的!不仅无法治愈伤口,反倒会使伤口更加严重。牙膏、酱油、白酒这些东西,虽然刚开始抹在伤口处会感到痛感得到缓解,许多人因此错误地认为这些偏方就是有用的,实际上恰恰相反。虽然这些偏方能够减轻痛感,但与治愈伤口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很有可能导致感染和伤口恶化,导致小伤变大伤,创可贴变急诊。

那么在孩子烫伤之后,家长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步骤一:及时冲洗

当孩子某个部位被开水烫伤之后,家长们不要因此慌神,应当迅速在就近找到流动的干净水源,视孩子烫伤程度,用冷水冲洗15-30分钟左右。如果孩子在外烫伤,切勿用冷茶水、饮料水冲洗,防止烫伤处被感染,可用矿泉水迅速冲洗,以达到尽快降温的效果。

及时冲洗是为了降低烫伤部位表皮温度,但万万不可用冰镇矿泉水或其他冰水冲洗,以免造成其他伤害,如果在家的话,普通自来水冲洗便好。

如果家长想用湿毛巾降温,可用冷水浸泡后使用,记住不能使用温水浸泡,避免二次伤害。

步骤二:“先脱为敬”

因为有些孩子被烫伤的部位并非手部以及脸部,比如之前在火锅店被火锅烫伤的孩子,就是背部、胸部等被烫伤,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当迅速脱掉被烫伤部位的衣物,让烫伤部位裸露出来。

在脱掉衣物的时候,家长记住不能着急,一定要轻缓脱掉衣服,有时孩子烫伤程度比较严重,衣物与身体表皮严重粘粘,家长不要生拉硬拽,而是应当脱掉可以脱去的外套或者裤子,对于里面被粘住的衣服不要硬脱,以免造成孩子肌肤拉上、划伤等等,应当迅速带去医院,让专业医生进行剥离。

步骤三:迅速浸泡

如果是孩子手部、腿部或者胳膊处被烫伤,可直接用盆子呈凉水浸泡半个小时左右。用普通自来水便好,不可涂抹任何偏方,也不要向水中加入冰块,更不能在水中掺入任何奇怪的东西。

步骤四:盖住伤口

如果孩子烫伤处离医院较远,或者是烫伤不严重只需自行处理的话,那么就要寻找一块干净柔软的毛巾。

用毛巾盖住伤口,一来是防止伤口感染恶化,这会导致治愈时间延长,二来是为了防止体液流失。选择使用毛巾时,一定要用柔软的毛巾,因为面料粗糙的话会带来刺痛感,而且会导致伤口出血。

步骤五:决定去留

所谓“决定去留”,就是指家长视烫伤程度是否严重、是否需要去医院就医。

一般表皮红肿的话,是不需要送到医院的,家长只需要尽量减少烫伤带给孩子的痛感,一般在一星期之内就会自然痊愈。

如果孩子因为烫伤而出现水疱的话,就属于Ⅱ级烫伤。比如北方小孩子手指头碰到火炉后被烫形成水疱,这都是Ⅱ级烫伤。如果烫伤面积小、水疱较小的时候,家长们不用送到医院,只需要让水疱自行吸收便好。这段时间尽量不要让水疱部位碰触物品,以免破裂或者给孩子带来刺痛感。有些家长会用针挑碎水疱,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因为水疱溃烂的话,也有可能引起感染,家长们不要管不住手。

当然了,并不是说Ⅱ级烫伤就不用去医院了,如果烫伤面积大、水疱面积大,那么家长也必须把孩子送到医院。

Ⅲ级烫伤就表示非常严重了,其疼痛等级便于分娩疼痛相似,可想而知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痛楚。这种烫伤程度,家长要把孩子送往急诊,自己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要自行处理,避免弄巧成拙。

为了避免孩子被烫伤,家长平时也要注意安全防范才行,不要把热水壶等放在孩子手能触及到的地方,平时用水用电注意安全,吃火锅时让孩子坐在靠里面的位置,防止出现意外。北方带孩子,也要防止孩子触碰火炉,只有家长高度警惕、处处防范小心,孩子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我是齐丽娟,一名高级育婴师,在婴幼儿教育领域从业17年,幼儿园园长,同时我也是3个孩子的妈妈,如果遇到关于育儿问题可以留言告诉我,希望我的一些育儿经验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