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中医的良心话“用食疗去对抗治疗,不是明智之举”

文 / 刘医生的小金方
2019-09-04 13:02

大家好,我是中医老刘

许多人对吃有一种特殊的情节,这可能与我们的历史与记忆有关。中国老百姓真正脱离食不果腹的状态,也只有几十年的时间,我刚记事时吃的最多的是黑面或豆面,吃小麦白面馒头的时候比较少,饮食的逐渐改善伴随着我的成长。

现在物质条件丰富了,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也许是我们对饥饿的印象太深,所以许多事情都希望靠吃来解决,找人帮忙要请客吃饭,追女生也是看电影吃饭,老人看孩子也是不断地往孩子嘴里塞东西。就连治病这种事情,许多人也幻想着靠吃就可以完全搞定。

听说吃绿豆好,就去吃绿豆。

听说吃泥鳅好,就去吃泥鳅。

听说吃秋葵好,就去吃秋葵。

听说吃茄子好,就去吃茄子。

听说吃姜好,就去玩命地吃生姜。

听说吃阿胶好,就去使劲吃阿胶……

把食疗当成一种调理是有益处的,食疗应该用来辅助或帮助正规治疗,但如果把它拿来对抗正规治疗,那就有点不明智了。比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这些病都是世界难题,即便中医加上西医综合治疗,也未必能治好,有时连把病情控制稳定都很困难,难道食疗就能治愈?

这里面原因很多,有社会原因,比如前几年过度医疗的问题,有些医生开药太狠,让老百姓失去了对医院的信任,总觉得看病贵看病难。有些商家就瞄准患者这种心态,运用各种媒体,夸大宣传某种食物或保健品的功效,说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并且还经常冠以绿色、无副作用的旗号,让许多人趋之若鹜。

比如,我之前接诊过一位儿童,本来就是感冒合并轻微肺炎,这种情况无论中药还是西药早期及时治疗,难度都不是太大。但是,家长是搞保健品的,不知是被洗脑了还是真傻,竟只让孩子喝几种生蔬菜的榨汁,不吃药也不找医生,而且喝了好几天,最后病情越来越重。

从中医理论分析,食疗药性虽然平和,但也并非完全有益无害,如果食疗不对证,照样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并不是所有的咳嗽都可以煮梨子吃,有些吃了还会加重。所以,食疗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听从宣传或网络。

食疗不是万能的,要合理应用,灵活应用,不可以迷信,更不可以拿来对抗正规的中西医治疗。

疾病,并不像某些商家宣传的那样简单轻松,即便是正规治疗,也伴随各种风险,还有许多不可预测的病情突然变化。重视疾病,承认其复杂性,才能更好地维护健康。敬畏疾病的客观规律,这也是对生命的敬畏。

我是中医老刘,如果你也对中医感兴趣,欢迎与我交流,微信:wyey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