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其实是个吃货!只要是吃就很开心!他这样也是一种食疗了!

文 / 书香小家
2019-05-19 14:01

在苏东坡的作品中,出现了很多关于吃方面的诗词,像我们小时候学过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天到了,可以吃笋了,还可以吃鲜美的河豚,管它有没有毒呢,好吃就行。有一次苏东坡一边念经一边吃肉,这可是对佛祖的大不敬啊,身边的小和尚看不过去抱怨了他几句,苏东坡摆摆手,

别说了,我去漱个口还不行吗?对于这种吃货而言,不让他吃肉,这可要了他小命,小和尚又有什么办法劝阻呢。后来苏东坡收受到牵连,被派到岭南,这对其他人在官场上是以个不小的打击,可是苏东坡不一样啊,他不这样认为,曾在诗中表现出了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只要能吃到离职就开心死了,

不仅会吃还得会做,不然要不人怎么做一个真的吃货,有一段时间黄河决口了,苏东坡率领百姓抗洪,洪水退后为了感谢苏东坡就给他送酒菜给给他,苏东坡也推辞不掉,就加工在回赠给百姓们,把肉用慢火、少放水,火候到了香味自然飘出,这就是著名“东坡肉”的来历。如果不是因为喜欢吃,苏东坡一生可能都不会这么精彩,

就是因为吃才能治疗他的心里,才能让他这样看的开,才能有这么一个真实的苏东坡,真正的吃货,除了能吃,敢吃,他还得会做吃。放到现在,苏轼是妥妥的大厨一枚。前面说到苏轼喜欢吃荔枝,还吃的特别火,但荔枝容易上火,所以苏轼很不幸地长了痔疮,坐立难安。可是苏轼毕竟是苏轼啊,

为了让自己的身体尽快恢复,他居然自己发明了一套食疗的法子,用茯苓做了一种面食,既能治痔疮又能大饱口腹之欲望,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