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有道,疗有方,食疗有法此中辨!

文 / 金兰中医学社
2018-07-31 17:21

食疗是利用食物对疾病进行防治,或促进病体康复,以食物为具体形式的一种养疗方式。食疗不是现代化生活发展催生出来的,而是从神农尝百草时就有了,相传神农看到人们得病,发誓要尝遍所有的草,后因误食断肠草而死,因而也才有了后来的有毒、无毒之分,由此可见神农时代药物与食物是不分的。笔者认为,人处于天地间,得天地之气以生,水谷之气以养,食疗方法也不越三条:应时,应地,应人。

应时,顺应天时,应四时季节气候之变,即所说的应季食物。

食有道,疗有方,食疗有法此中辨!

1.春季与肝相应。春三月,万物复苏并开始萌芽,饮食也应根据气温变化,由冬季的滋腻温补之品而渐转为清淡养阴的食物。适当吃些春笋、椿芽、菠菜、柳芽、荠菜等,以顺应春季万物生发之性;应少食苦瓜、黄瓜、冬瓜、绿豆等寒凉食物,而伤及脾胃;不能一味食用羊肉、狗肉、甲鱼等温热之品,以免生发之气太过而加重内热。

食有道,疗有方,食疗有法此中辨!

2.夏季与心相应。夏三月,万物生长繁荣,也是阳热最盛之时,人体会因热而出汗过多丢失津液,此时食物因多以甘凉、滋润、生津为主。夏热炎炎,人的脾胃功能相对变得呆滞,会有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时应适当吃些能清热解毒的食物,如小白菜、香菜、苦瓜、黄瓜、冬瓜、鲫鱼等,这些食物能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再者暑热易伤津耗气,因当适时进食一些补气养阴、清暑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桂圆、荔枝、花生、番茄、西瓜、莲藕等。

3.秋季与肺相应,承顺肺气敛降之性,此时阳藏阴长,饮食方面应以防燥养阴、滋阴润肺为主,故入秋宜食甘润之品。如山药、银耳、百合、梨、荸荠、甘蔗、等,这些食物有养阴润燥、生津的作用。宜少食葱、姜、辣椒等辛辣之品。

食有道,疗有方,食疗有法此中辨!

4.冬季与肾相应。冬三月,阳气蛰伏于内,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寒邪较盛,易伤及人体阳气,饮食重在滋补,敛阳护阴。饮食上可适当选用羊肉、韭菜、桂圆、核桃、甲鱼、马铃薯、大白菜、白萝卜等。冬三月此谓闭藏,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食黄瓜、西瓜、荸荠等寒凉之品,易损伤脾胃阳气。

应人,即顺应人的偏阴、偏阳、阴阳平和的体质来适当的饮食。

1.阴阳平和体质,是精气充沛,健康,身体最和谐的一种。饮食物可以多样化,不偏食,饮食有节即可。

2.阳虚体质通常会怕冷、手脚发凉,平时可多食牛、羊肉、韭菜、生姜、蒜、葱、花椒、胡椒等甘温益气之品。

3.阴虚体质会出现手脚心发热、心烦等症,饮食上可多食瘦猪肉、甲鱼、芝麻、蜂蜜、百合等滋润之品。平时炖煮可以加点百合、枸杞子、山药等。

应地,即所谓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地取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海边多以海鲜为主;山区则山珍野味为主。北方,降水较少,气候干燥,粮食作物多为小麦、谷子、高梁等,因此北国风味多以面食为主,如包子、馒头、、花卷、饺子。南方降水丰沛,气候湿润,故水稻广泛种植,因此主食多以大米为主,如米粉、汤圆、糍粑、粥和饭的品种也较多。一般同一地域或相邻地域,地理环境多相类似,其饮食差异也就相对较小。

总而言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食疗方法多样,只要食饮有节,不偏嗜其性,就是最好的食疗之法。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淮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