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丨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高级吃货”的摇篮

文 / 中国临床营养网
2018-06-03 12:46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高级吃货”的摇篮

作者:习缓

四川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生在读

文章来源:公共卫生与健康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抱着“做高水平吃货”的想法在保研的时候选择了“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然而当我们做实验到很晚,聚众半夜去学校外面的小馆子里吃着飘着红油的冒菜的时候,一群营养专业的高材生们相视而笑,互道一句“人生苦短,开心就好!”

开篇的文字只是玩笑一番。作者受“公共卫生与健康”小编邀请写这篇文章主要是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所钟爱的,说起来很高大上实则特别接地气的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我本人是本科预防医学专业,目前是“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的研究生,专业方向是保健品安全与功能评价。

有很多人会疑惑,营养与食品卫生到底是本科专业,还是只有研究生才能学?

情况是这样滴……

本科阶段:国内营养学,或者食品的相关专业不少,本科就有营养专业,也有如食品工程、食品科学等专业。(我高考的时候看上了上海交大医学院的营养学专业,奈何高考分数恐难企及,而后学了预防医学,研究生又转而学营养大方向,也算殊途同归,不忘初心)。

本科的营养专业多是属于医学院,四年制,获得理学学位。由于在医学院下属,因而更偏向人体健康、疾病预防与治疗。食品相关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多隶属与食品、轻纺学院或者农学院,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就更偏向理化方向,研究食品的加工工艺、制作手法、生产流程等等。两者是有差别的。还有像预防医学这样神奇的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作为二级学科包含在其中,所以本科阶段的主修课程也包括营养、食品相关内容,当然学了更多的医学知识。

研究生阶段:由于本科相关专业的生源超级多元化,所以你会发现,到了研究生阶段你身边的伙伴们教育背景大不相同。有来自轻纺学院学食品工程的,有来自临床医学院的医学技术专业的,有来自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专业的等等,当然还有像我这样本科预防医学出身的。那么,问题来了?除了预防医学的孩子们需要苦读5年,其他的小伙伴们本科专业都是4年制的,心中不禁感叹“为毛我要学5年啊?”(此问题在就业阶段回答)。

总之,小伙伴们不用疑惑啦,本科、硕博阶段都设有营养与食品相关专业。但须明确的是“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是研究生阶段才开设,是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下的二级学科

去年,教育部新设立了一个本科专业,叫做“食品卫生与营养”,四年制,理学学位。(PS: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其实这个本科专业的名称只是把硕士学位“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换了个顺序而已,意思是一样的。这个新专业现在隶属于公共卫生学院。在设立新专业的同时,取消了原来在临床医学院名下的医技专业分支——临床营养(医学营养)。一家欢喜一家愁啊。此专业变到公共卫生学院,确实给同学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你早早就立志学习营养与食品相关专业,这个专业归属的变动无疑让我们有了更多选择,而不仅仅局限于临床营养。再者说,都是四年制,在学制上并没有改变。

我个人觉得此专业的设置是为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研究生队伍增添稳固的后备军啊。如果,你早就立志为我国甚至是全人类食品安全、合理膳食贡献出一份力的话,那么本科就读于此专业绝对是不二选择。就我本人的经验而言,由于这是一个新专业,所以国家、学院以及教研室的老师们都非常重视,同时也为低年级本科生们提供了大量与领域内大牛教授们的交流与互动机会以及更多的学习研究资源,这是其他专业没有的优势。

前几天,有个想要出国学习营养的小伙伴约我聊聊。她的纠结点在于,听说国外营养对于理化知识比较重视,而她自己想做的偏向营养流行病方向,因而十分犯难。但,情况真的如此吗?

以康奈尔大学为例,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属于他们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分为营养科学与食品科学。

康奈尔的营养科学(DNS)设置了三个研究领域(专业),人体生物学、健康与社会(HBHS)、全球公共卫生。从专业的名称上可以看出并不是都偏向理化方向,而又有偏向社科类的专业。

营养科学学院内针对本科毕业生所开设的项目则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人类健康,包括医学、牙科、护理以及理化治疗。

而这所大学所提供的MS(Master of Science),PHD学位(博士学位)的项目研究内容也较广(如下截图)。

食品、营养与政策经济、食品毒理学(风险评估、管理与交流)以及传统的食品科学与营养科学(人类、动物、社区、分子营养等等)。当然,传统研究方向还是偏向理化实验的,尤其是食品科学方向。

其实,出国学习营养或者食品相关专业的可选择范围是很广,美国康奈尔大学在营养方向属于佼佼者了,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在食品领域不容小觑,一向低调的德国在此领域的实力也很强。但确实要考虑申请的难度。尤其要提醒本科预防医学的同学,国外营养与食品卫生教育体系和我国不同,很多与医学,公卫专业无关,因此我们的教育背景可能增加了申请难度。(出国方面,我并不十分了解,欢迎出国读营养的伙伴私下勾兑)。

进入研究生阶段你会发现,虽然小伙伴们同样是“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的学生,但是研究生的方向与内容却千差万别,即使是跟着同一位导师,你的研究内容也是不一样的。研究领域主要可分为营养与食品卫生两大方向。

营养领域以面向人群划分:临床营养、公共(人群)营养、特殊人群(乳母孕妇、儿童、老人等)、运动员营养、航空航天人员营养;以研究手段可分为:循证营养(临床试验)、营养流行病学、实验室营养学研究等;

通俗的讲,营养就是研究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而食品卫生则是研究食品中的有毒有害成分。这样一说,忽然感觉我们食品卫生方向的孩子们真可怜啊!但吃得卫生安全是吃得健康营养的前提,所以食品卫生相关专业的同学们还是肩负重任滴。同时,食品卫生与毒理学是分不开的,也是与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联系紧密的。

那么,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学完后我们能掌握到什么技能呢?在研究生阶段,我收获最重要的技能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get很多新技能:调查现场组织、数据处理、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规范以及同时协调多项事宜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在研究中,其实主要应用的还是基础学科的内容:流行病、卫生统计以及毒理学。

谈专业怎么能不谈就业呢!

对于就业而言,本科、硕博的就业方向是基本相同的,只是进入不同机构的概率会有差异。对于新成立的本科的“食品卫生与营养”我并不太了解,于是在网上随便一搜,便出现了以下骇人信息!!

然而,我就纳闷了,去年才设立的新专业,现在第一批招进来的学生才大二吧,人家还没毕业呢,哪儿来的数据报道就业难啊!

都说找工作和找对象是很相似的,没有好不好,只有适不适合。因而,我仅为大家提供大致的就业方向,如下图所示(仅供参考)。前面说到,预防的孩子们抱怨“为毛我们比人家多学一年?”其实在就业的时候,还是有些优势的。因为预防专业有资格去考“公共卫生医师资格证”,如果以后选择在医院发展,医学背景还是很重要的。

总之,作为刚进入这个领域的学生,我的了解是很有局限性的。以上信息仅是一家之言,很希望有机会能和有兴趣的伙伴们探讨。我是很喜欢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的,学好了对自己和他人都很有益处,起码能够实现我高水平吃货的终极理想!

哈哈!一起加油吧~~

ps:公共卫生与健康(历史+趣味)x(科普+趣味)=触手可及的公卫与健康。

∷∷∷∷

截止到 2018 年 6 月 3 号上午 8:00 时,本平台关注人数为:16410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