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营养:痘痘肌该怎么吃?

文 / 营养的那些事儿
2020-03-19 16:20

青春期不在,但季节变换、工作压力大、月经期前后,莫名其妙一颗硕大的痘痘就冒出来了。

美容院技师说:"来我店里做针清,外加洗脸仪,包你满意!"

爸爸说:"年轻人都长痘,不用管,自己会好的。"

邻居阿姨说:"出油多不要紧,用点硫磺皂,芦荟胶,或者红霉素软膏,当年我儿子建国就是这么治好的。"

要着手治疗痤疮,当然要先知道痤疮是有哪几类的。根据痘痘的形状、祛除方法等不同,大致可分为四大类:粉刺型痘痘、丘疹型痘痘、脓包型痘痘以及囊肿型痘痘。

丘疹型、脓包型和囊肿型痘痘因为会影响周围皮肤的颜色,流脓红肿。所以很多人去医院就诊或者寻求帮助的时候都已经有发炎的情况了。但在痘痘发炎之前,丰富的油脂分泌其实就已经把毛孔堵塞了哦。

今天我们从饮食的角度来讲讲痘痘肌肤要怎么吃。

一、没有发炎的痘痘:白头黑头粉刺

粉刺的发生和皮肤油脂分泌增多有关,因此饮食可以参考控制高血脂类型的饮食。并且由于已经有粉刺的发生,一定要尽量避免吃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形成脓肿型痘痘。适合吃:

控制油脂:

1、在饮食上应多选用具有清凉去热、生津润燥作用的食品,如如兔肉、鸭肉、木耳、蘑菇、芹菜、莴笋、丝瓜、苦瓜、西红柿、莲藕、绿豆、梨、山楂、苹果等。

2、宜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维生素A有益于上皮细胞的增生,能防止毛囊角化,消除粉刺,调节皮肤汗腺功能,但为了减少酸性代谢产物对表皮的侵蚀,胡萝卜、荠菜、菠菜、动物肝脏等这些大家都知道的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不建议大家选择。因此建议大家选择如:西兰花:1202微克(维生素A)7210微克(胡萝卜素)、

苋菜:352微克(维生素A)2110微克(胡萝卜素)、

生菜:298微克(维生素A)1790微克(胡萝卜素)、

小白菜:280微克(维生素A)1680微克(胡萝卜素)、

橘子:277微克(维生素A)1660微克(胡萝卜素)等食物来补充维生素A

3、宜吃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维生素B2能促进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参与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帮助大家把毛囊中已经产生的油脂排出。含有维生素B2的食物主要有:瘦肉、乳类、蛋类,绿叶蔬菜等。

避免发炎(不要吃或少吃)

1、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会增加坏胆固醇,减少好胆固醇。它们增加炎症、对胰岛素的抗拒性、肥胖,并引发退化性疾病。在油炸、商业烘焙、快餐食品中都有反式脂肪,同时在用人造奶油、氢化油和蔬菜起酥油制成的食品中也能发现它的踪迹。

2、酒精

常饮酒会引起喉咙、食道和肝脏发炎,这种慢性发炎则会促进肿瘤的生长,导致癌症。

3、加工肉类以及红肉

加工肉类以及红肉含有医学研究已经定位一种不是人类天然产生的分子(Neu5Gc),摄入这种化合物后,身体开始产生引发慢性炎症的抗Neu5Gc抗体。这种炎症与心脏病和癌症有关。

4、精制的高糖食物

我们吃的许多谷物是精制的,精制之后的谷物没有维生素B和纤维,只有空的热量。它们引发高血糖,导致退行性疾病,如冠心病、癌症和糖尿病。最常见的有:白米、白面包、白面粉、面条、糕点、面食和饼干。

5、人工添加剂

人工添加剂阿斯巴甜因用在低糖(或无糖)汽水中而著名。

人造食品添加剂如谷氨酸钠(MSG)和触发炎症反应,影响已经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人群,而包装食品通常含有人造食品添加剂。购买前要仔细阅读标签,以衡量风险。

二、发炎的痘痘:丘疹型、脓包型、囊肿型痘痘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如果处理的好,我们是可以和没有发炎的痘痘共存的。但是只要痘痘发炎,或者机体长时间有慢性炎症的情况。就会炎症越来越严重而引起皮肤断层,产生痘坑。因此对于有炎症的痘痘肌来说,找清楚自己的粉刺发炎的原因,并且吃有消炎作用的食物更为有益。

有发炎作用的食物(戒掉)

1、反式脂肪、酒精、加工肉类以及红肉、高糖食物和人工添加剂阿斯巴甜、谷氨酸钠等。

2、容易引起慢性过敏的食物:

食物过敏一般分为急性食物过敏和慢性食物过敏,急性食物过敏一般进食后立即出现,少部分可能出现延迟,大概在摄入食物后8小时内发生。因此容易注意。但是慢性食物过敏更加隐匿,一般摄入后72小时发生。大部分在皮肤和精神状态上显现。容易被忽略。这有可能是我们过了青春期,依然长痘的原因。可以食谱调整,改变身体失衡状态。

3、多吃抗炎食物

深绿色的叶菜类

维生素E是保护身体免受促炎症(细胞因子)分子的关键。这种维生素的一个很好的来源是深绿色的蔬菜,如瑞士甜菜、菠菜、西兰花和羽衣甘蓝。十字花科和深绿色的蔬菜含有较高浓度的营养物质,包括铁和钙,以及其它抗病的成分。

蕃茄(西红柿)

红色多汁的蕃茄(西红柿)富含蕃茄红素,可以减轻身体和肺部的炎症。煮熟的蕃茄比生蕃茄有更多的蕃茄红素,蕃茄汁也很有益。

富含膳食纤维的杂粮类

膳食纤维作为一种益生元可以加速肠道蠕动。并且膳食纤维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包括丁酸盐在内的短链脂肪酸。先前研究显示,丁酸盐有抗炎特性。

资料来源:

[1] Nast A, Dreno B, Bettoli V, et al. European evidence-based (S3)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 [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2, 26 (Suppl 1):1-29.

[2] Thiboutot D, Zaenglein A. 寻常痤疮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 [M]. UpToDate临床顾问,

[3] 九菊. "痘痘"饮食箴言[J]. 女性天地, 2014, 000(012):P.56-57.

[4] 刘颖慧. 食物过敏的诊治及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医生, 2003, 31(9):13-15.

[5]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6] 范志红. 发炎时,少吃点红肉[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5(1):17-17.

[7] 安琪(编译). 那些抗炎和致炎的食物[J]. 生活与健康(1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