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膳食营养该如何把控?智慧食堂能做到么?

文 / 智云膳智慧食堂
2019-05-01 01:32

“在我国,在学校食堂用餐的中小学生约有1.53亿人。这其中,40.5%是一日三餐,84.5%至少每日一餐。然而,食堂营养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却令人担忧。”

无论是食堂的饭菜质量、就餐环境,还是同学们的饮食习惯、营养搭配,都参差不齐。肥胖、三高、营养不良等问题的层出不穷,让学生们“深感焦虑”,也更加迫切地希望“能够发出声音”,引起社会对这一关乎民族未来话题的关注,推动其解决。

执业人员营养知识较匮乏

大多数中小学食堂的工作人员多是靠内部推荐,缺乏政府和社会监督。受到较多关注的,往往是厨师的健康状况、食品安全和饭菜口味,却忽视了对执业人员营养知识的培训和食品营养的搭配。

“只要有健康证就能上岗,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流程规范,不少厨师‘一把勺’,对个人烹饪习惯的依赖也使得学生食堂菜品种类偏少、搭配不当、营养难以全面、均衡。”

食堂饭菜多重油重盐

在对一所中学的午餐调研中,学生们对3样菜品及主食——红烧狮子头、油焖茄子、锅巴肉片、米饭,运用酸分解法及含量表对比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仅一顿午餐,学生就摄入970.95千卡热量,而人均一天摄入的卡路里应为1500千卡,“中小学生日内热量摄入超标”。

学校食堂菜品多以油脂类、碳水化合物类为主,少新鲜水果蔬菜,缺乏人体必需的维生素。

我们对全国一至四线城市多家中小学食堂的菜品调研数据表明,这是个普遍现象。

对另外一些学校食堂的调研显示“调料品用量缺乏量化限制”:菜品普遍重油重盐,调味品尤其是盐与味精含量严重超标。以某校午餐菜品“油焖茄子”为例,“含盐量高达1564.4毫克/100g,而中小学生每日正常盐摄入量仅为2000~5000mg”。

学生自身缺乏健康饮食的理念

“针对‘食品营养’,我国缺乏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法规,监管力度不够、方向单一,而学生自身也普遍缺乏科学的健康理念。”根据调研结果,40.17%的学生在食堂就餐时,会依照口味和兴趣搭配饭菜,而仅有23.49%会有营养方面的考量。

“‘吃饱不代表吃好’,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匮乏,制约着我国国民健康的发展。”团队翻阅大量资料,分析问题根源,寻找解决思路,“希望同学们不仅吃饱,更要吃好,吃得健康科学”。

结合调查数据,多角度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了更具说服力,学生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作了思维导图,并选取分析了国内外的数例成功经验,从多角度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最终形成了“提案”。

“我们建议,通过制度保障、教育引导、人员培养等措施,推进学校食堂的膳食营养建设。”团队成员表示。比如,制定国家食品营养法,将营养均衡程度纳入食堂考核体系;保障有条件的中小学校配备专业化营养师;建立针对食材供应链的监控体系,确保食材绿色健康;建立大数据云平台,基于中小学生个性健康数据,实现个性智能营养配餐与营养干预配餐。

“还可以考虑编写系列教材,在学生综合素质考察中适当设置营养知识学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食品营养知识,自觉做到合理、多样、适量、均衡膳食”。

智慧食堂,最科学的食堂解决方案

面对生活中的不足,我们能做些什么?食堂信息化才是最好选择。

智慧食堂是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食堂信息化解决方案,以信息化推动校园生活新常态,不仅可以支持刷脸支付就餐,并极大地促进了原有食堂在数据分析、采购管理、报表统计等多种维度上的信息化升级。

营养摄入情况清晰可查

学生可同过智慧食堂系统在线订餐,可通过菜谱看到营养摄入情况,合理搭配饮食,逐渐调整营养的均衡摄入。并根据交易数据变化,帮助食堂优化菜品结构,完善营养成分,提升经营效率。

刷脸就餐,提升就餐效率

人脸支付,快速结算,不仅能够提升支付效率,节约排队时间,也能提升对账效率,食堂再也不会出现排队的长龙,食堂管理也变得更加便捷。

家校互动,使更家长放心

孩子的订餐系统绑定家长的支付宝,可实现孩子刷脸,家长支付。家长可实时看到孩子的就餐详情及营养摄入情况,也能避免饭卡丢失、财务不明的情况发生。

新时代、新需求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也必然带动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学校也应与时俱进,逐渐从简单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到智慧化服务与管理的智慧校园阶段。

智慧食堂的兴起和普及,团餐信息化已成趋势,不仅能够提升校园信息化建设形象,使学校的管理效率呈指数增加,并能极大力度方便营养膳食的推进,家校互动也更为密切,多方位满足校方和学生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