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躁易怒,心烦失眠!你的体质也影响着你的睡眠质量

文 / 龙南中医院
2021-03-14 10:12

我们知道,不良的睡眠习惯、精神健康障碍、一些内部外部疾病还有巨大的压力都会导致失眠的发生。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来说,造成失眠的元凶,主要是不良的睡眠习惯和压力。压力太大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心情烦躁、情绪低落、效率低下以及失眠状况频繁发生。

此外,《柳叶刀》2014年发表的研究《噪音对听觉健康和非听觉健康的影响》指出,噪音暴露会导致烦恼,扰乱睡眠并招致白天嗜睡。虽然每个人对噪音的耐受度不一样,但当外界环境音超过40分贝时,就会影响正在睡眠的儿童和老人。可以说,失眠的导致原因是错综复发了。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的体质,其实也决定着睡眠的质量。

中医体质学说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表现为结构、功能、代谢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它具有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

中医对体质的分类起源于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体质学的基础。《黄帝内经》对体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阴阳分类法、五行分类法、形态分类法和心理分类法。 而现代中医体质学说自 20世纪70年代由匡调元、王琦等学者提出以后,经过近20年的研究,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随着现代中医体质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又出现了多种体质分型方法,以王琦的9分法为代表。

中医体质学说与失眠病证的关系

人类的睡眠与体质的关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此有明确论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涩),而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则分肉不解,其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精则欲瞑,故多卧矣”。“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可见,体丰强壮者易于睡眠,且睡眠的质量较高,而形体较为消瘦的人,睡眠较少或质量相对表浅。一般说来,按王琦教授的临床体质分类,阴虚型睡眠时间较少,痰湿型、血瘀型睡眠时间相对多。

除此之外,《内经》还阐述了老年性失眠的机制,“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这实际上也是由于少壮之人和老人身体状况不同而引起的睡眠差异。

另外,古代医家还发现体质虚弱之人,其睡眠质量也存在障碍,《古今医案选》说:“如人并无外邪侵扰,亦无心事牵挂,而常彻夜不眠者,其神与精必两伤,大病将至,殊非永年之兆。”说明阴阳精血不足之人,易于无故发生失眠或睡眠表浅,这是根本不固的表现,故不是长寿之体。

清代有医家揭示了多思之人与失眠证的发病关系密切,《医方辩难大成》提出了“多思之人,多思善虑,易发失眠” 。

不同类型的体质之间的易感性和临床表现具有显著特点,失眠患者体质构成多以燥红质、迟冷质为主。不同中医体质失眠患者中,精神萎靡表现与晦涩质、腻滞质、迟冷质、倦 质呈正相关;烦躁焦虑表现与燥红质呈正相关,与腻滞质、迟冷质、倦 质呈负相关;惊悸不安表现与倦质呈正相关;郁闷不舒表现与晦涩质呈正相关;思虑过度表现与腻滞质呈正相关。对失眠症发生的体质和生理絮乱特征差异得出初步结论。

体质决定睡眠的质与量

曾有研究人员对102例60岁以上的老年失眠病人进行研究,分析老年失眠病人的中医体质特征,发现中医体质与失眠发病具有相关性,中医体质决定了失眠的发病与表现。

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的体质表现以虚为主,失眠也多因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营卫衰少、气机失调等复杂病机所致。本研究显示,老年失眠病人体质以虚证居多(5 8.8 2%),其中以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多见,分别占2 7.45%,16.67%,15.68%,其次以血瘀质(14.71%)、气郁质(11.76%)多见,从根本上说也是以虚为本,实为标。

调查结果还显示,老年人体质类型中平和质、特禀质比例较低。说明老年时期肾中之精气逐渐衰竭,命门火衰、肾阳衰惫,阳气生化乏源,所以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多见,而平和质和特禀质比例较低。这种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会呈现按时相展开的生命过程,也是符合人体体质变化规律的。

中医体质与失眠防治的相关性

一直以来,西医治疗失眠都已服用安定类药物为主,但安定类药物更适合短期失眠患者,而对于长期失眠患者来说,频繁服用安定类药物,不仅会使身体耐药性,依赖性,更会对甚至造成一系列影响。

中医擅长辨证论治,体质因素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和临床证型,决定证候的转归和疾病的预后。如果能针对患者失衡体质进行长期调整,则更能体现其“治病求本”和“整体治疗”的原则。

因此在治疗失眠患者中,可通过中医体质特点预见其失眠发生发展的倾向,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主动的进行护理干预,改善和纠正病人的偏颇体质,从根本上治疗失眠;

眠体质调控也是“治朱病”理念的重要体现。鉴于失眠与体质的密切相关性及其可调性特点,体质调控就是临床对失眠患者在进行体质分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体质类型进行相应的调养、治疗,通过后天因素来逐步改善患者体质,以达到调整脏腑阴阳气血的偏颇状态,将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其进一步演变,这种“既病防变”的思路就是对《黄帝内经》“广治未病”思想和张仲景“先证而治”理论。

基于中医体质学说,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建立失眠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案,不仅可以提升患者对失眠的认识,还能帮助患者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APA 彭霞, 韩景波, 宁余音, 林琴, 潘美飞, 钟毅, & 龙杰. (2013). 老年失眠病人的中医体质分析及调护对策. 全科护理;
林宥廷,李玉梅,杨毅玲,田露,藏妍妍(失眠与中医体质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