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属于这味药,却一个止胃痛,一个治久咳,还有一个治失眠!

文 / 故事中的医学
2019-07-17 15:23

鸡蛋,在汉代的《伤寒论》就见于入药。比如治心中烦而失眠的“黄连阿胶汤”,用鸡蛋黄补肾阴镇心火。治咽中生疮不能言的“苦酒汤”,用鸡蛋清利咽止痛开声门。

所以小小一个鸡蛋,讲究还蛮多的。整颗蛋性味甘平,滋阴润燥、养血安胎、保护肝脏、健脑益智等。

蛋白、蛋黄、凤凰衣(蛋壳下的那层膜)、蛋壳单独入药时,各有拿手本事。

01

蛋清,其气清,性微寒。黄帝内经曰:“形不足者,补之以气”。形体虚弱,精神萎靡等,宜以五味气化的能力提高功能。

蛋清能清气,专注于让受伏热、红赤红、咽喉痛等疾病困扰的人得到好转。

代表方剂:苦酒(出自《伤寒论》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组成:半夏(9克),鸡蛋(去黄,一枚),苦酒(醋)适量。

将半夏置于醋中煮沸,去半夏,趁热下蛋清,搅匀。服用时一点点抿,慢慢吞下。

功效:利咽开音。主治咽中生疮,不能语言,声音难出,苔薄,脉细。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喉源性咳嗽等病症。

02

蛋黄,其气浑,其性温。黄帝内经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精不足,指人体的精髓亏虚,表现为身热心烦、潮热盗汗等阴虚证候,应补之以厚味,使精髓逐渐充实。

蛋黄属于厚味食品,专注于滋阴,补血、胎产等。

代表方剂: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

这个少阴病,是伤寒六经病之一,六经是“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少阴病是最厉害的,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和热化两种。

热化表现为肾阴不足、心火亢盛、水火失济、心肾不交,以致烦躁、心悸、失眠、口燥咽干、舌尖红等,属阴虚阳亢,宜用清热育阴的黄连阿胶汤。

组成:黄连12克 黄芩6克 芍药6克 鸡子黄2枚 阿胶9克

上五味,以水1.2升,先煎三物,取600毫升,去滓,入阿胶融化尽,等其稍冷,入蛋黄,搅匀,每次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服。

此方是芩连清心火,阿胶和鸡子黄养肾阴。肾阴为水,正是中医所说的水火既济,避免了心肾不交。再佐以芍药,用芍药的酸性,收敛津液来益营血,收阴气来泄邪热,于是热得以清,烦得以除。

划重点:鸡子黄禀承了南方的火色,通达于心,可以补火,用生品搅和,是用它流动的意思。推以同气相求之理,更能直入肾中以益肾水。

03

凤凰衣,为鸡蛋除去硬壳,取出内层白膜衣,晒干。性味甘,温。补肺止咳。用于慢性气管炎,久咳,盗汗。

1、治咳嗽日久:鸡子白皮(炒)十四枚,麻黄三两(焙)。研成细末,每服1克,用温水调下,一日二次。(孟诜《必效方》)

2、治目生翳障:凤凰衣、蛇蜕、蝉蜕各等分。研成极细药末。点眼,一日二次。(《吉林中草药》)


04

鸡蛋壳,性味淡,平。每次用量3~6克,微炒后研成粉,外用可用于外伤止血、固涩收敛。内服可用于胃溃疡反酸、胃炎疼痛,并对补钙有益。

1、治小儿软骨病:鸡蛋壳含有90%以上的碳酸钙和少许碳酸钠、磷酸氢等物质,碾成末内服,可治小儿软骨病。

2、止胃痛:将鸡蛋壳洗净打碎,放入铁锅内用文火炒黄(不能炒焦),然后碾成粉,越细越好,每天服一个鸡蛋壳的量,分2次~3次在饭前或饭后用水送服,对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痛、胃酸过多的患者,有止痛、制酸的效果。

3、治腹泻:用鸡蛋壳30克,陈皮、鸡内金各9克,放锅中炒黄后碾成粉末,每次取6克用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连服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