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理论探讨易筋经治疗失眠症的原理——安神清脑方剂

文 / 一生健康网
2019-06-19 01:06

失眠症常指难以入睡、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入睡、甚至整夜不能入睡的一种疾病,西药治疗副作用大,停药后易反复,故探索治疗方法成为大势所趋。易筋经通过“伸筋”“拔骨”、旋转脊柱等方法,将导引、武术、中医、气功等结合统一,使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调达,阴阳交感,并在锻炼时配合呼吸吐纳,达到形神合一。从中医经典理论角度来探讨易筋经安神清脑方剂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理,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提高失眠患者生活质量。

更多失眠知识,戳这里!

失眠症

失眠症常指难以入睡、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入睡、甚至整夜不能入睡的临床常见疾病[1]。失眠症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45.4% 的中国人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症状[2]。长期失眠会影响人们的认知功能,使得生活质量下降,容易诱发高血压、肥胖、代谢综合征、癌症、糖尿病等疾病。临床治疗失眠症的药物多为精神类药物,停药后加重甚至容易产生药物依赖[3],故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安神清脑方剂成为大势所趋。易筋经为古代传统功法,通过伸筋拔骨,调节全身经筋,可以疏通经络,加速气血运行,安神清脑方剂从而沟通阴阳、调节脏腑,帮助失眠症患者快速改善入睡,值得临床使用及推广。医生现对易筋经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分析总结如下:1 失眠的病因病机

更多失眠知识,戳这里!

失眠症

1.1 古代医家对失眠的认识 失 眠,也 称“ 不寐”“不得卧”等,究其病因病机,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1)阴阳失调致使失眠。如:《灵枢·营卫生会篇》记载:“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感则目暝;阴气尽,阳气盛则寤矣。”《类证治裁·不寐》篇认为:“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2)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失眠,如心肾失交、肝失疏泄、脾胃不和、心神不安等原因。素问·逆调论篇》曰:“胃不和则卧不安”。刘完素认为:“水火之阴阳,心肾之寒热,营卫之虚实,犹权衡也,一上则必一下,是故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清代魏之绣认为:“人之安睡,神归心,魄归肺……志藏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3)气血运行失常而致失眠。《素问·调经论篇》指出:“气属阳,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4)情志失常、神不安导致失眠。怒喜思悲恐等情志过极均可导致不寐,或者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暴怒伤肝,扰动心神而不得眠,或嬉笑过度,心神不安致失眠,或惊恐胆怯致不寐。正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心者……神之变也,神得守则寐,失守则不寐”,《张氏医通》曰“平人不得卧,多起于劳心思虑、喜怒惊恐”。可见情志失常、神不安可导致失眠。可见,古代医家将失眠症的病因大致归纳为阴阳失调、脏腑功能衰败、气血亏虚、情志失调、神不安等。1.2 近代医家对失眠的认识 施今墨[4-5]认为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等皆可导致失眠,其病位在五脏及脑,辨证应首辨阴阳盈亏,次辨气血虚实,再变脏腑及寒热,治疗时应调阴阳、治脏腑、畅气血等合治疗,提倡适当体育运动,动静结合。周仲瑛[6]认为老年人失眠多因脏腑功能不足,气血生化无源,或生活悠闲,闲而多思,伤及心神,导致失眠,故治疗时应调整脏腑阴阳,调畅情志为主。王翘楚[7]认为“天人相应”为治疗失眠的根本大法,应从宏观角度去思考人与自然的阴阳平衡,提倡“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治疗时应调整人的起居习惯,调理五脏、阴阳、气血等。颜德馨[8]结合“失眠从气血论”的临床经验,认为 现代人工作生活学习压力巨大,心理负担沉重,情志失常,七情过用为失眠的主因,提出治疗失眠以调和气血为主,动态分阶段调畅情志为法。故现代医家认为失眠多由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情志失常,神志难安引起,治疗应以理气和血、调整阴阳、提高脏腑功能、安神定志为主。

更多失眠知识,戳这里!

失眠疾病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植物神经紊乱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