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应对失眠?常年失眠的曹丕反而最洒脱

文 / 明清史研究
2019-04-30 01:27

文|了包

失眠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来普遍,压力过大、熬夜过晚甚至是奶茶喝多了都会导致失眠。五花八门的助眠产品因此火了。同样被失眠问题困扰的古人又是怎样应对失眠的呢?

01、服用助眠方剂

古人应对失眠的第一招就是看医生,服用一些助眠的方剂。我国古代医疗书籍中有许多此类方剂。比较有名的是东汉名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酸枣汤”,由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组成。需要指出的是,“酸枣汤”主要针对的是病后体虚所致的心烦失眠者。

null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太平广记》中记载了隐士周广看病的故事。周广曾跟名医纪明学习,通过察颜观色就可以准确知道病患的病情,无须诊脉检查。唐玄宗知道之后就请周广来为有病的宫人看病。其中有一位宫人每天午后就又笑又唱又啼号,好像中邪了一样,而且脚还不能着地。周广看了之后认为此人是吃得过饱后干了重活,过一会又跌倒在地而变成这样的。周广给病人服用了云母汤,使病人熟睡。宫人睡醒后,病就好了。

如周广所言,这位宫人在宴会吃多了,又唱了歌,接着登上宴会的舞台从上面跳下来,意外跌倒,得了病。现代学者认为这位病人乃是由外伤引起了心身障碍,狂躁不得眠,故睡好了病就好了。而这“云母汤”就是助眠之物。

02、减少思虑

所谓“大忧不寐”,思虑过多亦会降低睡眠质量,减少思虑于睡眠有益。《列子》中记载的尹姓人士就是典型代表。这位姓尹的人苦心经营家业,努力添置家产,他的仆役也每天从早忙到晚。整日的操劳让他很疲倦,到了晚上他也睡不好,因为他经常梦到自己变成了奴仆,辛苦干活,各种遭罪。他为自己的睡眠问题发愁,就去咨询自己的朋友。他的朋友建议减少思虑,不要过于操心。他听了朋友的建议,放宽了工程的期限,果真不必为睡眠问题苦恼。

null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调整睡眠习惯

古人改善睡眠质量的另一个方法就是调整睡眠习惯。名医陶弘景强调睡觉时人头的朝向——春夏季头宜朝向东,秋冬季头宜朝西。此外,陶弘景还指出较好的睡姿是屈膝侧卧,睡觉的时候不应把头部盖住等等。清人曹庭栋在《老老恒言·昼卧》中指出,坐着打盹比上床睡觉要好。坐着无法小睡的人则可以闭目眼神。

04、干脆不睡了

除了积极使自己入睡,古人应对失眠的另一方法就是不睡了,起来延续白天。曹丕和他的儿子曹睿都经常失眠,睡不着的时候都喜欢起来散步。且看曹丕的《杂诗》:“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睡不着的曹丕是彷徨到了河边,看看河水,又看看明月,以致于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曹睿和父亲一样,感叹完“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后就“揽衣曳长带”出去散步了。散步的过程中,曹睿听见了鸟儿悲鸣,很是伤感不觉哭了起来。 这一哭又打湿了衣服……

null

(图片来源于网络)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失眠的时候选择起来谈琴。谈琴之时,野外的飞鸟也在号叫,阮籍心事重重,独自伤心,恐怕是要一夜无眠了。

参考资料:

李昉:《太平广记》

刘艳骄:《中国古代失眠病防治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