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祛湿黄金期!”鸳鸯配”偏方,健脾祛湿,补气血,安神助眠

文 / 君待为红颜
2018-10-08 20:32

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秋季到来,虽然立秋后天气变得凉爽,但是下雨频率很高,空气也很潮湿,如果我们经常生活在这种潮湿的环境中的话,湿气就会悄悄进入我们的体内。

湿气是什么

湿气是中医的叫法,现在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体内都存在着湿气,尤其是夏季人们喜欢吃寒凉食物、吹空调、喝冷饮,再加上气候闷热潮湿,湿气非常容易入侵体内。

湿气重不算病,但是却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引发各种不适症状,比如口腔溃疡、牙龈肿痛、便秘、大便不成形、失眠头痛、头晕,湿气重就会造成脾胃不和,这类人通常不想吃东西、口黏乏味、容易疲倦、没有精神。

体内滞留的湿气到了一定程度,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疾病,所以说立秋后我们的身体就进入了一个 “祛湿期”,把握好这个黄金期,让我们整个冬天不得病。


五大症状警告你身体湿气重

1、特别容易感到疲惫

体内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感到身体疲惫,懒得动,还常有头昏脑涨的感觉,总是想睡觉,即使是早上刚刚起床也打不起精神,感觉身体沉重,记忆力差。


2、舌边有齿痕,舌苔厚

健康的舌头应该是淡红润泽,舌面有一层薄白而干净的舌苔,不滑不燥,干湿适中。如果哪一天发现自己舌苔非常厚腻,舌头边缘呈现非常明显的齿痕状,感觉滑而湿润,说明体内湿气重。

3、大便粘稠不成形

从大便的情况也可以看出体内是否藏湿气,正常的大便呈金黄色、软硬适中、条状,如果大便软烂、不成形,颜色发青、粘在马桶上不能冲干净,这也说明体内有湿气,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4、食欲减退

湿气重还会表现在食欲上,当到饭点的时候,却一点也没有饥饿的感觉,不想吃饭,即使勉强吃了一点就会感觉胃胀、恶心,这种现象也是脾胃功能弱,体内湿气重的表现之一,特别容易出现在炎热的夏季。

5、头发和面部易出油

湿气重的人会感觉身体很沉重,不清爽,常常发现头发很油腻,脸部皮肤也经常出油和长痘痘,还伴有面色晦暗、发黄,早上起床时眼皮浮肿,眼袋又黑又大,这些信号都说明体内有较重的湿气。

说到湿气,很多人可能不放在心上,但湿气不除,对健康的危害可是很大的。而且实际上很多人都会有湿气,特别是女性,相比男性来说,湿气要更重一些。而秋天正是个养生的好季节,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些“鸳鸯配”偏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会起到健脾祛湿,补气血,安神助眠功效,让你能更安稳的过冬天。


一、黄芪配当归、气血双补

当归性温热,味道甘辛。最明显的功效就是补血,食用后能促进机体造血功能;还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能。

黄芪性温,有补气固表,降低血压,保护心脏,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等多种功效


黄芪当归水

用法:平常的保健,当归10克,黄芪10克。如果气虚情况严重,黄芪的用量可以稍稍加重到15克;如果贫血厉害的人群可以在当归上加重用量。

注意事项:

在感冒期间服用当归黄芪泡水不仅没有把病毒驱赶,还会导致感冒缠绵难愈,加重病情,所以在感冒期间不宜饮用当归黄芪泡水。

孕妇不能喝当归黄芪枸杞水(当归是活血养血的药材,容易导致流产)。


二、茯苓配薏米、利水渗湿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健脾和胃、渗湿利水、宁心安神的功效;茯苓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

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茯苓薏米粥

原料:薏米60克,白茯苓50克,糯米100克。

做法:将白茯苓打碎放入砂锅,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加薏米、糯米和清水500毫升,用武火煮粥,兑入茯苓汁,煮开2~3沸即可。

用法:每天早晚各服1次。

功效:健脾,化痰,止咳。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


三、金银花配绞股蓝、清热解毒

金银花为清热解毒药,性味甘、寒,入肺、胃、心经,具有解毒散痈,清热凉血,清肿明目,疏风散寒等功效。

绞股蓝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的功效,民间称其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

二者泡水喝,代茶饮。二药一起使用,治痈疽,益气,安神,清热解毒。


四、莲子心遇到了麦冬 清心火

焦虑、抑郁、失眠、更年期综合症等症是心肾不交的典型病症。

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作用。莲子心专清心火,主要治疗心火旺盛的失眠、口腔溃疡、小便涩痛等。


莲心麦冬饮

用法:莲心3克、麦冬5克、枣仁5克水煎代茶饮。

功效:莲心麦冬饮适合于阴虚体质,内有实火,阳虚患者。

注意事项:

排稀便等清热太过应停服。

平时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者慎用。


五、酸枣仁配龙眼肉、安神助眠

酸枣仁善于补肝宁心,定神除烦,用于心肝血虚引起的心烦不安、失眠。

龙眼肉甘,温,归心、脾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等症。

二者煎水,代茶饮。无论刚开始失眠还是长期失眠,均可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