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一下,“么么哒”你知道吗?这种亲吻的方式,很可能引发宝宝得一种病

文 / 大叔育儿经
2021-03-07 09:38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用这种,“嗯啊”亲一下,或者“么么哒”这种亲吻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感情。但是你知道吗?这种亲吻的动作,很可能引发宝宝得一种病。

近日网上新闻报道,一名3岁女孩,因为大人善意的亲吻导致高烧不退,不得不住院治疗。那么,在孩子脸上亲一下,真的会得“亲吻病”吗?

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综合科(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王莉表示,临床上没有“亲吻病”这种说法。它只是一种噱头。

专家简介

王莉 综合科(儿科)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擅长:儿童及成人呼吸病和结核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重症肺结核、复治、难治肺结核、耐药肺结核卡介菌病的诊疗有丰富的经验,尤其对重症肺结核合并肺心病、咯血及结核性脑膜脑炎合并顽固性高颅压的诊疗有独到的见解和较深的造诣,承担吉林省儿科疾病会诊工作。

所谓“亲吻病”

它通过口腔、飞沫或唾液传播的疾病,也叫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即EB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如感冒、结核病、流行性腮腺炎、肝炎、结膜炎、口腔疾病支原体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等,都可能通过亲吻传染给宝宝。

哪些人群易感染?

多发生于婴幼儿,是因为小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免疫力比较弱。

发病症状有哪些?

与感冒很相似,通常会出现发烧、食欲差、疲倦、淋巴腺肿大等症状。口腔粘膜会出现点状、成簇性出血样小红点。皮肤可能出现小红丘疹或靶心样丘疹。

得了病,怎么办呢?

1、一般情况下,感染EB病毒后发病,轻的一两周后能自愈。如果在急性期及时治疗,两周左右恢复。

2、如引起并发症,发展成慢性后,高烧会反复发作,会引起肝脏功能异常等问题。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感冒类似症状,且口腔黏膜出现小红点,或有全身皮疹症状,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告诫家长这些习惯要改:

●喜欢将食物咬断咬碎后再喂给幼儿;

●喂奶前自己先吸奶嘴试试温度;

●进餐时和孩子合吃一份;

●亲吻孩子的嘴巴;

●外出回家不洗脸、洗手、不换衣服,就抱孩子亲热;

●感冒或患其他疾病时与孩子亲热等。

此外,家长们还应该注意,不是等自己出现明显感冒症状,才开始与宝宝保持距离。

宝宝的抵抗力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甚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因此家长们应对感冒病毒引起高度重视。

如果家长想表达爱的方式,亲亲宝宝小手、额头就行了,别再嘴对着嘴亲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