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环境下,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风险加大!新指南防控要点解读!

文 / 感染科医生小龙
2020-02-21 08:13

2020年2月18日,卫健委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新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也就是“试行第六版”。

版本的不断更新,有助于医务人员更好的了解新冠肺炎,参照国家标准做好进一步的防控和诊治;而对于新指南的及时解读,有助于公众更新预防知识,消除恐慌和焦虑。

1 试行第六版与第五版(修订版)的主要区别

  • 传播途径

增加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的描述。

  • 实验室检查

增加了“重型、危重型患者常有炎症因子升高”和“为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建议尽可能留取痰液、实施气管插管患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

  • 诊断标准

不再分”湖北诊断标准“和”湖北以外诊断标准“,诊断分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取消了专门针对湖北的临床诊断病例。

  • 重型病例的诊断

增加了“影像变化明显”这一点。

  • 鉴别诊断

增加了“轻型表现需与其它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一条。

  • 病例发现和报告

增加了“一旦考虑疑似病例,立即单人间隔离,再请专家会诊”的建议。

  • 抗病毒治疗

在人们关注的治疗方案中,抗病毒治疗给出了明确的疗程:10天,增加了对“磷酸氯喹、阿比多尔”的推荐。

  • 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

增加了“康复者血浆治疗”一条,并说明“适用于病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用量用法参考《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方案(试行第一版)》”;而既往的第五版只简单提到“可采用恢复期血浆治疗”;

  • 增加出院后注意事项

增加了出院后注意事项,要求继续14天健康监测、医学观察和出院后随访。

2 潜伏期不变,隔离14天足够

对于人们关心的传染源问题,在第六版中没有变化:新冠肺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人们对无症状感染者这个传染源的的担心,和潜伏期的长短有关系。

之前,钟南山院士的团队,曾经提到一位潜伏期达到24天的患者,其他的一些材料甚至还有说到,可能有更长潜伏期的可能。

这些所谓更长的潜伏期,并没有明确的依据,或者,大家可以把它们当做一些特例来了解。

第六版在对潜伏期的描述中,明确的认为,潜伏期是1~14天,多为3~7天。

所以,目前对于可疑的感染者,隔离14天仍然是国家标准。一些过长潜伏期的说法值得商榷,也建议不要大肆炒作,以免加重恐慌。

3 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第六版指南,对气溶胶传播途径的描述,认为: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这一点表述,与新冠病毒感染在日本“钻石公主号”游轮和密闭空间或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传播的大量案例有关。

在预防上的措施,应该强调避免去空气不流通或封闭的场合,如果非要去的话,一定要严格的做好防护。

居室的环境注意通风,有助于降低病毒的浓度。

而对于曾经在密闭空间待过的人,该空间内有发生类似患者的情况下,一定要严格医学观察,必要时予以隔离。

4 确诊病例,取消临床诊断

在诊断标准中,取消了之前备受争议的针对武汉病例的“临床诊断”,以病原学诊断为唯一标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本身就是一个病原学诊断,在没有核酸阳性确诊的情况下,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不准确的。

很多人对这一点可能不太了解。

简单的说,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等疾病名称,肺炎的前面加上了导致肺炎的病原体的名字,这样的诊断就叫做病原学诊断

而笼统的疾病的名称,比如社区获得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并没有带上导致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通过临床特征而非病原学检查来诊断,这种诊断叫做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有一定的误诊概率。

为了避免误诊,这一次取消了针对武汉地区的临床诊断,有利于大家统一认识,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

5 实验室检查,强调检查标本

为提高确诊率,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可用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增加了建议:尽可能留取痰液和支气管灌洗液标本送检,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6 加强对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

一些轻型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可能只有类似感冒的一些表现,并没有肺炎的变化。

这一次的方案中,增加了轻型新冠病毒感染者,必须要跟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普通的冠状病毒也是病因之一)相鉴别的建议。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信息,对于怀疑新冠病毒感染,又没有肺部表现的患者,不能轻易的排除新冠病毒感染,而要与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主要是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正在加快量产,估计很快在全国很多医院都可以能够非常方便的检测病毒核酸了。

7 单人间隔离疑似病例的意义

在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发现与报告中,对于考虑疑似病例的人,应当立即单人间予以隔离,再请院内专家或主诊医师会诊,仍然考虑疑似病例者,应该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采集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这一点,强调了发现疑似病例的重要性,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不遗漏感染者,而对疑似病例单人间隔离,既能够防止别人传染给他,也能够防止他可能传染给别人。

8 痊愈出院后,还要继续观察

对于新冠病毒感染者出院的标准,这次没有变:

体温恢复正常三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标本采样时间至少间隔一天、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者,

即可以解除隔离和出院。

但对于出院者,为了更加安全稳妥,在之前的建议上,增加了以下内容:

  • 出院后必须与居住地的基层医疗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
  • 继续进行14天的自我健康状况的监测;
  • 佩戴口罩;
  • 避免外出活动;
  • 出院后第2周和第4周要到医院随访和复诊,

出院后的康复指导,不但对患者本人有利,对于减少周边人的困扰,也有积极的意义。

9 龙医生的温馨提醒

随着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不断、连续减少,疫情的转折点可能很快到来,或许已经到来。

随着诊治的患者越多,对于这个新发生的传染性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

一些谣言不攻自破,一些做法逐渐规范。

战胜疫情,终究还是要依靠科学。

码字很辛苦,如果文章对您有用,欢迎点赞、评论、留言、收藏和赞赏

更多精彩科普,敬请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