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降血脂的姜黄,是姜吗?

文 / 河南树铭药业
2019-07-25 16:17

姜黄小剧场:

在广西的大明山深处住着一家三口,他们以打猎为生,生活也算幸福美满,但在孩子十几岁的时候,父亲不幸因病去世,只剩他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

年纪虽小,但这个孩子在母亲的帮助下,和以往父亲的教导下,也学会啦打猎,生活不如从前,但是至少可以果腹,一日,这个年轻的猎人独自一人在山中打猎,在追逐猎物的过程中跌下山坡摔成重伤,待众人找到他时天已经黑了。

由于家中贫困无钱就医,再加上深山里,没有郎中,这位年轻的猎人只能在家卧床休息,由年迈的母亲照料,看到年迈的母亲还要照顾自己,他很想为母亲减轻负担,但是病一直不见好,日子长了,心情越发焦虑茶饭不思。母亲心急如焚,一门心思想做些好吃的东西给儿子吃。家里虽然有野味,但是儿子却没有什么胃口,不肯进食。

当地有一种香料叫做姜黄,由于长得像生姜,但是颜色比生姜黄,因此人称姜黄。姜黄辛香清淡,略带胡椒、麝香及甜橙与姜之混合味道,略有苦味,辛辣感,是平常百姓家里常用的调味料。为了让儿子增食欲,母亲便将姜黄放在菜里,由于姜黄特异的香味,这个年轻的猎人终于胃口大开。说来也奇怪,在吃了姜黄炒的菜后,猎人身上的伤痛竟也一天天好了起来,不出半个月猎人的伤痛竟痊愈了。

此后,凡是跌打损伤造成伤痛时,猎人都会用姜黄炒菜吃。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附近的人们都知道姜黄可以治疗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后来,人们发现直接用姜黄煮水服用,止痛效果更好,慢慢地,姜黄就成了一种常用的中药了。

姜黄的性状、性味及归经:

姜黄,又名黄姜、宝鼎香,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壮,末端膨大成长卵形或纺锤状块根,灰褐色。根茎卵形,内面黄色,侧根茎圆柱状,红黄色。叶基生;叶片椭圆形或较狭,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入药为根茎部位。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苦、辛。归脾经、肝经。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姜黄的功效及药理作用:

中药典籍《本草求原》记载:"姜黄,益火生气,辛温达火化气,气生化则津液行于三阴三阳,清者注于肺,浊者注于经、溜于海,而血自行,是理气散结而兼泄血也。"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姜黄中主要含挥发油及酚性物质。挥发油已鉴定出51种成分,以萜类化合物为主,主要有姜黄酮、姜油烯等;酚性成分主要有姜黄素等。有以下功效及临床作用:

1.降血脂

经动物实验证明,姜黄醇或醚提取物、姜黄素和挥发油灌胃,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和家兔都有明显的降血浆总胆固醇和B-脂蛋白的作用,并能降低肝胆固醇,纠正a-和B-脂蛋白比例失调,但对内源性胆固醇无影响;对降血浆甘油三酯的作用更为显着,能使血浆中甘油三酯降低至正常水平以下。

2.抗病原微生物,抗炎

姜黄素及挥发油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姜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对接种病毒的小鼠,能延长其生存时间,有一定镇痛及抗病毒作用。此外姜黄制剂可杀蝇。其挥发油和姜黄素对大鼠、小鼠急性和亚急性足肿胀性炎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3.利胆作用

姜黄提取物、姜黄素、挥发油、姜黄酮以及姜烯、龙脑和倍半萜醇等,都有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的生成和分泌,并能促进胆囊收缩,而以姜黄素的作用为最强,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胆道结石等疾病。

4.收缩子宫、终止妊娠

动物实验表明,姜黄煎剂对小鼠、豚鼠离体子宫呈兴奋作用,对家兔子宫起收缩功效。其煎剂腹腔注射对小鼠各期妊娠和早期妊娠有明显的终止妊娠作用。

5.内行气血,通经止痛

姜黄味辛辣、苦而性温,能外散风寒湿邪,内行气血,通经止痛。日常可用于治疗缓解风湿性疼痛等疾病。常配羌活、防风、当归等祛风湿活血之品同用。

姜黄使用的禁忌事项:

血虚无气滞血瘀及孕妇慎服。

不宜过量使用,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建议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