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和夏天感冒用药不同?中医用药有何禁忌?

文 / 湖南医聊
2018-01-15 00:25

中医是传承五千年的文明瑰宝,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作为中国人,对中医都有特殊的感情,特别是患上慢性疾病患者,都希望中医药能够帮上大忙。

中医无论是健康保健、病后康复、慢病调理、治病减症方面都有极大的作用。

那么,喝中药到底需不需要忌口呢?弄清楚这个问题前,先要知道中医如何看病。

冬天和夏天感冒用药不同?中医用药有何禁忌?

(网络图,仅供参考)

一、中医是如何看病的呢?

中医的核心就是辨证论治。就是结合患者的症状、体质、舌脉,遵循中医理论,为患者开出药方,随症加减。

或攻或补,或益气养阴,或清热解毒。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冬天受凉感冒了,畏寒怕冷,鼻流清涕,咳白色痰,中医辨证为风寒感冒,于是处以经典的麻黄汤而很快痊愈。

同样是感冒,如发生在夏天,往往则表现为发热、腹泻、口渴喜冷饮,这时候则辨证为暑热感冒,需要用新加香薷饮了。

由此可以看出,中医治病是讲究因时因人而异的。中药是医生的重要武器之一。

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性。比如说前面提到的麻黄药性偏温,而黄芩则性偏寒用来治疗热证等等。

而每个病则也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别。

中医就是将不同的中药按照药物的性质,根据君臣佐使的原则来辨证论证、治病救人。

有了这样的理论基础,我们变很好理解喝中药到底需不需要忌口的问题了。

二、中药到底需不需要忌口呢?

有人说,吃补药就不能食用萝卜,萝卜会耗掉补药的气,吃凉药忌生姜大蒜,

也不能吃牛羊肉,因为它们都是温补之品。那么,中医经典理论典籍到底是咋说的呢?

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

冬天和夏天感冒用药不同?中医用药有何禁忌?

(网络图,仅供参考)

一是吃某些中药时,不宜同时再吃某些食物

医圣张仲景在桂枝汤方后特意加注指出:“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本草纲目》中则有地黄、何首乌忌萝卜,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菘菜、海带,半夏忌羊肉,商陆忌犬肉,龙骨忌鲤鱼,常山忌生葱,土茯苓忌茶,丹参忌醋,薄荷忌鳖肉,鳖甲忌苋菜等记载。

二是某种病需忌某些物品

《灵枢·五味》篇原则性的指出“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目前,有些疾病的特殊禁忌,已为患者所熟知。

如水肿病(西医指慢性肾炎)忌盐,消渴病(西医指糖尿病)忌糖,黄疸忌油腻,胃病泛酸者忌醋和梅子等酸物,

疮痈忌猪头、鹅肉、老酒,盗汗忌姜、酒、大蒜,外感热病忌辛热腻厚之物,腹泻忌生冷瓜果等,均属此类。

三是某种食品与某种药物(或食物),性能相克相反,不宜同食。

如《金匮要略》在“禽兽鱼虫禁忌并治”与“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篇中,有“猪肉与生胡荽同食,烂人脐”;

“鸡不可合葫蒜食之,滞气”;“龟、鳖肉不可合苋菜食之”;“生葱不可共蜜食之,杀人”;“枣合生葱食之,令人病”;

“生葱和雄鸡、雉、白犬肉食之,令人七窍经年流血”等记载。

总之,药食同源,食品的性味和药品的性味,就治病来说,作用是相同的。

有些食品,如百合、绿豆、燕窝、白木耳、西瓜等,性属寒凉,这在脾胃虚寒而正在服用干姜、吴茱萸等温热药的病人,就应忌食;

如羊肉、狗肉、胡桃肉、辣椒、生姜等,性属温热,这对外感发烧而正服用石膏、知母等寒凉药的病人,就应禁食。

对这一点,中医历来很重视。

冬天和夏天感冒用药不同?中医用药有何禁忌?

(网络图,仅供参考)

《素问·热论》说:“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临证指南医案》说:“自来热病,最怕食复劳复,举世共闻,非臆说也。”

又说:“乱进食物,便是助热,唯清淡之味,与病不悖。”通俗的说就是饮食不当,会诱发或加重病情

饮食宜忌是中医护理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里面有前人关于忌口的许多经验,是值得认真发掘和研究的。

我们既不要盲目迷信一切中药皆要忌口而忽视机体基本的营养要求,也不要图一时之口快而置疾病和药物于不顾,

合理膳食,合理营养,才能健康长寿!

(编辑DBC)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 黄明凤 任斗

湖南医聊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获取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hnyiliao。

湖南医聊每日提供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让我们一起收获健康,收获幸福。

「10秒预约“儿科神医”张涤?!」点击“了解更多”就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