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几个被忽略的感冒用药原则

文 / 新区健康生活
2017-09-30 12:40

非处方感冒药种类很多,我们随时都可以在药店买到。在人们的印象中,感冒药是安全的,只有用于孕产妇和婴幼儿时,才会被考虑是否适合服用。

人们往往根据以前的经验选择药物;有的为了快点好就随意增加药量;有的人看到身边人感冒,就吃些预防;还有的人为了巩固效果,病好了再多吃几天......总之,大家用的很随意,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事实上,感冒药也是药,是药就有三分毒,不合理的服用,很容易对身体产生较大的危害。所以康小新今天要提醒大家,这几个被忽视的感冒用药原则。

关注|几个被忽略的感冒用药原则

药物

1 所有感冒药都不易长期服用

不管是中成药还是西药,都应该在感冒症状消失后立即停药,多吃无益。

服用时间过长,有的药物会让人体产生依赖性、有的会造成肝、肾损害、有的会损害神经中枢......

所以感冒药千万不要再随便吃、长期吃了。

具体感冒药选中成药好,还是选西药好,这就要因人而异了,因为中成药和西药各有各的优势。

中成药:具有抗病毒,副作用少,起效慢的特点,适合感冒初期,症状不严重的状况下服用,尤其适合身体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如果小孩怕苦,实在喝不下去,就别坚持了),以及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高空作业者,司机等人群服用。

按中医来讲,感冒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治疗用药有区别,要选择对症的药物。

风热感冒:表现为身热明显、微微怕冷、咽喉肿痛、鼻塞流浊涕、口渴喜冷饮等症状。

风寒感冒:表现为怕冷较重、发热较轻、全身酸痛、鼻塞流清涕、口渴或不渴喜热饮、咽痒欲咳等症状

西药:大多数西药不能抗病毒,副作用较多,但缓解症状针对性强,起效快,口味多,适合感冒症状较严重、受不了中药味道的人服用。

西医不讲究风寒风热,以症状选药。

发热、头痛、咽喉痛等为主要症状,可选解热镇痛类西药。

流涕、打喷嚏、鼻塞为主要症状,可选择含有盐酸伪麻黄碱成分的药物。

2 OTC药物也要看清说明书,严防错误用药

虽然OTC是非处方药物,可以自行购买服用,但用前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因为说明书是我们用药的依据,里边记载了大量已经发现的药物安全信息,包括药物的适用症、禁忌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

中老年人、孕产妇、新生儿、肝肾功能不全等人群,更要看清药物间相互作用有无不良后果,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学会区分“慎用”、“忌用”和“禁用”等字眼的含义:

慎用:用药后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轻重,是否能耐受。

忌用:指避免使用,如果使用可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

禁用:指绝对禁止使用。

多种药物混服,小心相同成分药物使用过量

有些人急于缓解症状,喜欢选两三种药物一起服用。殊不知,这种做法的风险很大。因为现在感冒药品种非常繁多,有些药物名称不同,却含有某些相同的成分,同时服用,易造成相同成分的药物过量服用,对身体造成不良损害。

比如白加黑、泰诺、可立克、感冒灵等药物,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选两三种同服,就会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或长期使用可引起急性肾炎或肾小球坏死等肾病综合征,甚至可以导致肾衰竭和严重的肝损害。

不看说明书,违反禁忌用药

比如康泰克,因为里面含有盐酸苯丙醇胺,它具有强烈收缩血管的作用,使血压升高。如果患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青光眼、癫痫等病的人服用,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焦虑不安等症状。

所以,为了安全服药,一定要看清说明书,按要求用药

3 单纯感冒不用抗生素

90%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不起作用。不当使用抗生素还会引发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当抗生素把人体正常菌群平衡破坏后,会造成致病菌的趁虚而入,导致继发感染,病情复杂化。所以那种“感冒加点抗生素好得快”的观点是错误的。

那什么情况下需要服用抗生素呢?

感冒出现以下并发症,就需要服用抗生素了。

气管炎:感冒延续10天以上,咳嗽不断,出现黄绿色痰、发热、哮喘等症状

肺炎:剧烈胸痛、剧烈咳嗽、时寒时热,体温高达40℃。

鼻窦炎:面部、眼部周围出现疼痛症状,考虑可能发生鼻窦炎。

中耳炎:感冒过后,耳痛持续不减,又有低热,就很可能是中耳炎了

咽喉炎:婴幼儿不停流口水,成年人发热、嗓子疼等是咽喉炎的主要症状。

出现以上情况,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足量、全程的抗生素治疗。不要用量不足,或随意停药,因为这样容易产生细菌耐药,治疗不彻底,迁延成慢性炎症,增加治疗难度和费用。

4 只镇咳不化痰的药谨慎用

感冒过程,少不了咳嗽,不要一上来就镇咳。事实上咳嗽是一种有益的生理反应,有助于痰液的排出。痰液中含有病原微生物、异物等,顺利排出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如果排出不畅,除影响正常通气外,还容易诱发肺炎等疾病。

所以只镇咳不化痰的药,只适合干咳无痰的情况下服用,对于感冒后期有痰的情况,一定要添加祛痰药。

对于婴幼儿、年老体弱、咳嗽无力的人群,可以在多饮水、服药的情况下,辅助叩背,帮助他们把痰液咳出来。

叩背时,操作者手指合拢、微曲、手掌窝起,成碗装,利用腕关节的力量在患者背部,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叩击背部,避开脊椎、肩胛部位,拍完一侧再拍另一侧,频率为60~80次/分钟,力度以皮肤不发红为宜。必要时可以采用俯卧、头低脚高的体位,促进痰液体位引流。

5 常用滴鼻剂害处大

感冒导致的鼻塞可以用滴鼻剂缓解,但要适可而止。

长期擅自靠滴鼻液改善鼻腔不适的习惯,可导致药物性鼻炎,并发萎缩性鼻炎、鼻息肉等疾病,当滴鼻剂使用效果越来越差时,就不能继续使用了,必须找专科医生诊治。

6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方法,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隐患。科学证实,配置药液时,不可避免的会将药瓶细碎的玻璃渣带入体内,这些渣子肉眼看不到,进入体内有诱发栓子形成的风险;输液针和药液对血管的刺激作用,会使血管弹性变差;还容易出现输液反应等风险。

当前国家卫计委也在大力提倡:“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理念,逐步限制门诊输液,并明文规定了53种病不用输液治疗。

所以治疗感冒尽量不输液,发烧、流鼻涕时注意多喝水,补足水分,促进药物代谢和病毒的排出。

虽然一般人患普通感冒后,可获得1个月左右的免疫力,患流行性感冒可获得8~12个月的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只针对本次患病的病毒。

生活中,能引发感冒的病毒种类较多,所以出现感冒刚好,又感冒的情况也很常见,即使打了流感疫苗,也不能免除被其他病毒感染的机会。

所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做好日常生活中的感冒预防,是很重要的事情。下期康小新将会和大家叨叨预防感冒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