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跑步半小时,与晚上散步1小时,有什么区别?医生讲出实情

文 / 健康伴长生
2021-12-22 09:37

现今时代,“三高”疾病虎视眈眈,使得人人自危,生怕被其盯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想要稳定病情,更是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为减轻患者痛苦,部分养生专家、医学博士提出,合理运动,既能够降低患病风险,也是疾病人群“强心剂”,长期坚持下去,或能辅助病情稳定。

研究发现,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与血液脂质淤积、糖分代谢异常等脱不了关系。

科学合理锻炼,能够强化大脑功能,使神经元与神经递质完成合体,从而发出指挥信号,使得组织器官各司其职,正常分泌激素、代谢排毒,从而清除体内多余脂质成分,强化血管通透性,维持血液内循环。

为此,无论男女老少,纷纷加入养生锻炼行列。然而,对于运动方式,不同人有不同见解,部分人群认为,早上晨跑半小时,完全足够;

另一部分人群则持反对态度,觉得中老年群体,身体素质较差,跑步等高强度运动并不适宜,晚上散步一小时,也能达到效果。哪种说法更为准确?不妨听听医生怎么说:

早上跑步30分钟,对身体是好是坏?

1、早上跑步半小时,的确有助于身体健康

人体进入深睡眠状态后,组织器官纷纷醒来,开始“上班”,兢兢业业。一边舔舐伤口,完成自我修复;另一边则加紧排毒解毒进程,为新陈代谢扫除一切障碍。

早上跑步半小时,属于有氧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汗液分泌速度加快,能够迅速将前天晚上组织细胞抓捕的毒素垃圾等排出体外;此外,呼吸加剧,部分脂类物质在反复吐息作用下,消散在空气中。

早晨空气清新,能够吐出浊气,使得身心放松,既能强化肺部功能,也能加快血液循环,提高心脏活性。

2、早上跑步半小时,有些注意事项要牢记

不要空腹跑步:有氧运动,肾上腺素分泌激增,会消耗大量体力精力,因此需要食物“充能”。如果空腹,机体会优先选择原有糖分、脂肪作为动力支撑,进而导致胰岛激素分泌紊乱,产生低血糖、头晕目眩现象。

适当补充水分:呼吸、汗液等都会导致水分大量流失,运动后,适当小口补水,可有效避免脱水。

每天晚上散步一小时,对身体是好是坏?

体质较弱人群,特别是老年群体,早起有氧运动,的确会耗费大量心神,甚至会损伤骨骼、关节,引起骨质疏松、老年风湿等疾病,因此,晚上散步一小时是不错选择。此项运动,强度低于有氧跑步,但可以量取胜。

长期坚持,也有助于强化肺部功能,通过呼吸排出部分毒素、细菌;此外,无论何种运动,45分钟以上都能达到相应效果,能够加速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消耗多余脂质、糖分,把“三高”疾病拒之门外。

另外,部分老年人腿脚不利索,又常感疲惫乏力,因此会选择久坐不动。此类不良生活习惯,同样会被心脑血管疾病盯上,也不利于钙质吸收。晚饭后散步一小时,既能强化肌肉、关节、骨骼力量,也可有效预防老年痴呆,延缓老龄化进程。

早上跑步半小时,晚上散步一小时,两者之间有何不同?哪个更好?

无论是从运动学角度,还是从营养学角度,早上跑步与晚上散步,都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保持血液内环境稳定,预防各类心脑血管疾病。

如果非要比较,只能说两种运动方式,所针对人群存在区别。早上跑步半小时,体制健全,45岁以下年龄群体更容易接受,他们精力较为充沛,能够承受此类运动强度;

晚上散步一小时,更适宜体质较弱,45岁以上中老年群体。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部分原发性疾病,突然高强度运动,往往适得其反。

日常生活中,想要避免各类疾病“敲门”,除科学合理运动外,还有部分小细节值得关注:

  • 健康饮食:在清淡为主前提下,保证主食碳水、瓜果蔬菜、蛋白质、优质脂肪等均有摄入,少吃零食、重口味食物。

  • 保证睡眠:良好“生物钟”,更能帮助组织器官休养生息,提高机体排毒解毒效率。早睡早起,尽量11点之前入睡,保证7~8小时睡眠。

  •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人体感觉大多有迟滞性。部分疾病出现,前期往往悄无声息,后期才会出现明显不适感,此时再做检查,或已经进入中晚期阶段。

    结语:不论是早上跑步,还是晚上散步,都大有裨益。大家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运动方式,才能为身体健康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