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补钙,骨量不增反降,你也许该调整生活方式了

文 / 新京报趣健康
2021-09-18 00:27

58岁的王女士吃了7年钙片以补钙,增加自己腰椎的骨量,但前不久去医院检查时却发现,自己的骨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在持续减少。坚持补钙为什么骨密度仍在下降?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周国民解释,按照人体生长规律,人体骨密度峰值在35岁-45岁,此时骨头中的含钙量最高。35岁以后,人体中钙的流失速度越来越快,骨密度逐年下降。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自然会变低。“骨密度下降的原因可能跟年龄增加、运动减少、补钙量不足、维生素D缺乏等多种因素有关。补钙最大的作用是预防骨折,而骨密度只是补钙效果的一个参考值。”充足的钙摄入对获得理想骨峰值、减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骼健康有益,但单纯补钙不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质疏松的治疗。周国民指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重视包括基础措施、药物干预和康复治疗等综合疗法。

调整生活方式防治骨质疏松症

建议摄入富含钙质、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g/kg~1.0g/kg体质量,并每天摄入牛奶300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充足日照对于防治骨质疏松也十分重要。建议上午11点至下午3点之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分~30分。规律运动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运动可改善机体敏捷性、力量、姿势及平衡等,减少跌倒风险。适合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包括负重运动及抗阻运动,规律的负重及肌肉力量练习,以减少跌倒和骨折风险。周国民提醒,骨质疏松症患者开始新的运动训练前应咨询临床医生,进行相关评估。

补钙需适量,还需补充维生素D

对于防治骨质疏松,钙的摄入宜适量,高于摄入量推荐的钙在防治骨质疏松中并没有额外获益,甚至会产生不良危害,如长期大量服用钙剂,可引起高钙血症、高尿钙症、肾结石、异位钙化、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可能会影响铁、锌、镁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患有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钙剂。”周国民强调。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成人每日钙的推荐摄入量为800mg(元素钙),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的推荐摄入量为1000mg-1200mg。周国民建议,“尽可能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当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再给予钙剂补充。”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膳食约摄入元素钙400mg,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还需额外补充元素钙约500mg-600mg。除了钙剂外,还需补充维生素D。成人推荐维生素D摄入量为400IU/d;65岁及以上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摄入和吸收障碍常有维生素D缺乏,推荐摄入量为600IU(维生素D用于骨质疏松症防治时,剂量可为800IU/d~1200IU/d。周国民提醒,临床应用维生素D制剂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安全性,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浓度。骨质疏松后仅靠补钙是完全不够的,还需配合药物治疗。有效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显著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周国民介绍,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按作用机制可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其他机制类药物及传统中药等,服用需咨询医生。新京报记者 刘旭挖鼻孔真的会引发颅内感染,找准原因引导孩子改掉坏习惯
每天40分钟,1个月磨出老年膝,动感单车还能骑吗?
醋泡海带助消化?鸡蛋壳磨粉中和胃酸?“养胃”偏方别轻信欢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