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NEJM:两大期刊证实,用钾盐代替普通食盐,可减少死亡

文 / 科学创造美好未来
2021-08-30 18:24

,是百味之王,是平常饮食中最不可缺少的调味品。盐在保证食物本身风味的同时,还将味道扩大数倍,使人们吃起来更有滋味,也正因为有了盐的存在,各种美食才仿佛有了灵魂一般。

盐文化最早起源于中国,并拥有超过4000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利用盐腌制食品,从而达到保藏食物的目的,直到今天,腊肉、泡菜和咸蛋等盐制食品依旧在中国餐桌上占据重要的席位。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将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同时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

2020年4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塔夫茨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伦敦国王学院等单位合作,在四大医学期刊之一的 BMJ 上发表了题为:Estimated population wide benefits and risks in China of lowering sodium through potassium enriched salt substitution: modelling study 的研究论文。

此项研究通过一项新的建模研究表明:在中国,使用钾盐替代普通家庭食盐(钠盐)的全国性干预措施每年可预防近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2021年8月30日,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并与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际学者合作,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发表了题为:Effect of Salt Substitution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Death 的论文。

这项在我国北方5省10县600个村庄开展的超大型整群随机对照试验评价了长期食用含钾代用盐(俗称“低钠盐”)减少卒中、主要心血管病事件和降低全因死亡的效果和安全性。

该研究纳入了20995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平均随访时间为4.7年,发现在有卒中病史,或者年龄≥60岁且患高血压的人群中,食用代盐的卒中、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和全因死亡发生率低于食用普通盐。

具体来说,与使用普通食盐组相比,使用代用盐组致死和非致死卒中减少14%。主要心血管病事件减少13%,全因死亡减少12%。此外,代用盐组心血管病死亡和非致死性急性冠脉综合征也显著减少。

接下来,我们重点解读 BMJ 论文的研究结果。

普通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NaCl),过量摄入钠盐容易引发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利用含钾盐替代普通食盐,可以减少钠的摄入,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在中国,钠的摄入量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摄入量的两倍多,而且在35岁-75岁的中国人中,近一半患有高血压。更令人惊讶的是,统计表明,70岁以下的中国人中,近30%的致命性中风可归因于高钠摄入。

此项研究的主要要作者、项目负责人 Jason Wu 对此说道:“由于传统饮食习惯所致,中国的钠盐使用量远超钾盐,这也导致了中国人的钠摄入量远远高于推荐水平。因此,以钾盐替代普通食用钠盐是一项有益于中国人健康的策略。”

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比较风险评估模型,以此估计中国实施全国食用盐干预措施的效果,该干预措施使用富含钾盐(20%-30%的钾)替代普通食用钠盐。他们发现,在总体人口层面上,这种干预措施的好处远大于坏处。

研究统计调查表明,盐替代品降低血压的效果每年可以预防约46万例心血管疾病(CVD)死亡,其中包括20.8万名中风患者和17.5万名心脏病患者。除此之外,含钾盐还可以预防74.3万例非致命性心血管疾病。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荐食用钾盐并不是总是有利于健康的,研究表明,钾摄入量增加对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存在潜在风险,并且这种现象在中国尤其相关

研究模型估计,在大约1720万名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干预措施降低血压的效果可以预防大约32000例心血管疾病死亡,但是增加钾的摄入可能导致大约11000例额外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因此,整体上避免了大约21000例死亡。

总的来说,此项研究通过一项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表明:在中国,以钾盐替代食用钠盐的全国性干预措施每年可预防近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但该干预措施可能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干预措施中应当尽量避免食用钾含量高的食盐替代品。

NEJM 的这项大规模研究,通过在真实世界中的长期观察,进一步证实了使用钾盐代替钠盐,,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卒中等主要心脑血管病事件和全因死亡,且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因此,应当大力推广代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