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精是“害人精”,比味精的危害更大?不敢吃鸡精的人看看吧

文 / 光影健康之路
2021-08-27 18:23

很多年以前,有人说食用味精会致癌、生病。理由是日本人发现了味精,结果日本人自己都不用了,分明就是味精有害嘛!

其实并不是,日本还是有很多人用味精的,科学实验也证实了味精并没有这些害处。关于味精的谣言还未拉下帷幕,又有人掀起了“鸡精”是害人精的争论。

自从味精被大量淘汰后,人们开始用起了鸡精,这种调味品比味精更鲜,好评更多。可是有不少人说它致癌、致畸,于是人们又开始不敢吃鸡精。

那么鸡精是“害人精”,比味精的危害更大吗?医生在此为你说清楚,不敢吃鸡精的人看看吧。

脱离成分谈危害就是耍流氓,只要成分符合我国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那它就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负担和危害。

鸡精之所以叫鸡精,就是因为它和鸡有一点“远方亲戚”的关系,在常见的某品牌鸡精粉的配料表中,真的有鸡肉的存在,但是鸡肉的排名靠后,意味着鸡肉添加的含量并不多,所以鸡精和鸡肉的关系较为浅薄,有可能是商家搞出来的噱头。

那么配料表中排名第一的是哪种物质呢?答案是“味精”,其次是盐、白糖、香精等添加剂。因此简而言之,鸡精就是味精的升级改造版,但是味道更加鲜美,让中国人更爱不释手。

所以,鸡精对人体的危害根本无从谈起。在鸡精的制作中,谷氨酸钠的含量只有35%左右,其它的大都是氯化钠,鸡肉等各种调味品只有20%左右。由此可知,鸡精真的只是一种复合调味品,对身体的危害就是等于“0”。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食用鸡精,因为鸡精的营养价值有限,而且里面盐分的含量较高,谷氨酸钠的含量不低,长期大量食用会引发肥胖症和高血压,所以鸡精最多只能作为调剂品使用。

自从这些调味品出道以来,一直饱受人们质疑,如今更有人说鸡精的危害比味精的危害还要大,这有无科学依据?

我们先说说味精。味精的诞生具有故事性,上世纪时期,日本有一位男性,通过炖煮海带发现了一种极其鲜美的物质,后来经过提纯,最终获得了白色透明的晶体,那就是谷氨酸钠,也被人们称为“味精”,经过几十年的加工和发展,如今的味精也取得了不小的发展,在味道和用料方面都有进步。

而鸡精更像是一种人造的化学物质,里面添加了各种提香增鲜的物质,因此鸡精的鲜度更加明显,比味精更优越,有人做过实验,发现鸡精的鲜度比味精的鲜度高2倍左右,那么这是不是证明了鸡精的危害也是味精的数倍呢?

当然不是,谷氨酸钠被发现时,人们也说它会导致胎儿流产、致癌,但是慢慢地,人们从水果、蔬菜中也发现了谷氨酸钠的痕迹,于是才慢慢的接受了谷氨酸钠无毒无害的事实,后来又有人说谷氨酸钠在120度高温中加热,会产生致癌物质焦谷氨酸钠。

诚然,谷氨酸钠确实会在高温下生成另一种物质,但是焦谷氨酸钠到底能不能致癌,至今依旧没有科学依据,因此焦谷氨酸钠致癌就是一个伪命题。

总而言之,鸡精和味精之间没有明显的优劣、好坏之分,做菜的时候到底应该选用味精或者鸡精全看个人喜好和菜品的选择,味精味道比较纯一些单纯提鲜,鸡精则有更丰富的味道,但是毫无疑问,二者对身体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危害,有的只是人们的过度紧张。

两种添加剂的主要目的就是给食物増鲜,因此使用方式基本差不多。但是添加的时间和方式会影响食物的口感。

1,避免长时间加热鸡精和味精:

上文说到,有人说味精中的谷氨酸钠经过120°高温后会变成焦谷氨酸钠,的确,太久的高温炖煮会让味精、鸡精产生一些新的物质,比如鸡精和味精中的核苷酸就会被分解,从而导致食物的鲜味大打折扣。

因此,在添加味精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温度添加,这个温度一般控制在70℃-90℃为好,一般是在食物刚起锅之前添加可以保留味精鸡精最鲜美的味道。

2,鸡精和味精本质区别,在于鸡精中氯化钠的含量大于味精,因此如果做菜时选择放味精则需要添加一些氯化钠调味,如果做菜时选择放鸡精,那么氯化钠的放入量就可以减少或者不放,总而言之无论添加味精还是鸡精,我们做菜都要以清淡为主。

3,注意放入的量。鸡精和味精本质是调味料,就好像盐放多了大家会觉得太咸,糖放多了大家会觉太甜,味精和鸡精放多了会有一种难以明说的怪味,这两种物质主要以提鲜为主,鲜味太浓就掩盖了食物原本的滋味,因此鸡精和味精适当放入才能最好提高食物的口感。

4,这些人不要吃味精和鸡精。

虽然这两种物质无害,但是婴儿和孕妇最好避免摄入这两种物质,研究表明味精和鸡精有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畸形的可能。还有肥胖人群最好也不要摄入鸡精和味精,这两种物质会导致肥胖者越来越胖。痛风患者更是要尽可能避免鸡精和味精的摄入,里面的核苷酸会被代谢为尿酸,给痛风患者造成麻烦。

所以,如果本身就有基础病的患者,就不适合食用鸡精和味精作为添加剂,婴幼儿和孕妇也要少摄入鸡精和味精。如果想要提鲜,我们可以用微量冰糖和白糖模拟谷氨酸钠的鲜味,但是正常人则不用担心,可以适当摄入味精和鸡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