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来越多的人提倡“间歇性断食”?到底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文 / 大河健康报社一点号
2021-02-24 09:37

最近这段时间,开始流行间歇性断食,也叫做轻断食,顾名思义就会是每天时不时的少吃点食物,这样坚持下来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一些人认为轻断食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应该值得大推崇,一些人则觉得这种方法会导致我们的肠胃受到损害,容易营养不良,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轻断食究竟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呢?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间歇性断食呢?其实一般来说它值得是我们间歇性地进行断食,比说这段吃完之后,下一顿饭就不要再吃或者少吃,一般来说比较主流的方法有隔日断食,今天吃的正常,第二天吃的食物中减少饭量25%到50%,第二种是5比2断食法,一个星期内五天正常吃,然后两天食物量降低25%到50%。第三种则是一个月里面大约2到5天之内不吃饭,只喝一些白开水或者果蔬汁等。第四种是一天中16个小时不吃饭,剩下的8小时吃东西。以上就是生活中常见的间歇性断食的方法,不知道大家生活中有没有尝试过呢?

间歇性断食虽然说是国外的科学家提出的健康理论,不过其实我们国内也有类似的说法,比如说传统的辟谷等,生活中减肥的人群有节食也是类似的做法。不过据《黄帝内经》记载,辟谷一般情况下是要求我们不能吃东西,只能喝水,同时进行一些服气等气功相关的训练。一般来说轻断食还是需要吃东西的,而辟谷则是完全放弃了食物,每天喝一些水,所以辟谷和轻断食是两码事,生活中我们不要把他们搞混了。

至于禁食疗法,出现的也是比较早,一般来说人们认为禁食疗法出现在18世纪,随着发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不过禁食疗法一般情况下是通过一些科学的指导来让人们进行断食,可以说禁食疗法是间歇性断食的雏形,不过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但是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概念,通过对摄入的热量进行控制,来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通过研究发现坚持间歇性断食可以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不少的好处,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地看一下吧。

1. 控制血糖,减轻体重

生活中对于那些平时饮食没有节制的人来说,往往体重比较超标,而且一些慢性病容易找上门来。这时候通过一段时间的间歇性断食,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体重,同时该可以对我们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有帮助的效果,所以我们生活中可以通过间歇性断食来协助降低血糖,一些专家认为这种方法还可以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所以对于防治糖尿病有一定的效果。

2. 降低胆固醇,预防心梗、脑梗

对于一些血脂过高的人群来说,往往患有一些心脑血管病的几率会增大,出现例如说心梗或脑梗等疾病,所以我们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发生这种情况。一般来说通过这种断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降低体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促进血液的循环,有利于我们排出体内的杂质等有害物质,同时有助于我们预防心梗、脑梗等高危的疾病。

3. 调节心情,预防老年痴呆

和我们大家想象不同的是,其实处于饥饿的状态往往会帮助我们调节自己的心情,同时还有利于我们出缓解一些抑郁或者焦虑的情绪,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来说,一些慢性病病导致的疼痛也能得到缓解。此外还要注意一点,控制每天的食量,进行断食还可以提高大脑的活性,预防老年痴呆。

不管是什么食物,生活中往往都会有两面性,间歇性断食也不例外,在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好处的时候,也会导致一些坏处。一些专家就指出,长期进行间歇性断食,这些身体的损害需要我们重视。

首先,生活中进行断食的时候,由于肠胃中的食物过少,但是体内的胃酸等分泌物却不会减少,所以可能会导致我们患上胃肠的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其次对于便秘的人来说,由于我们断食期间没有摄入较多的食物,就会导致肠胃功能下降,这样便秘的情况可能会进一步的加重,所以也需要我们多加注意。最后,这种节食方法还容易使得我们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对于一些身体虚弱的人来说,不是特别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