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不讲武德”,让60多岁“老同志”,端粒延长20%

文 / 药剂师华子
2020-11-27 09:02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起变老固然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但对于科研工作者们来说,能够“一起变年轻”或许才是属于他们的另类浪漫。

近期,沙米尔医学中心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家们联手在权威期刊《Aging》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通过一种名为“高压氧疗法”(HBOT)的方式,35名64岁以上老同志的端粒长度增加了20%以上,老化细胞数减少了10~37%。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该实验主导者之一的萨伊·埃夫拉蒂(Shai Efrati)教授表示,“这相当于身体机能回到了25年前状态,或给专注研究年龄领域的科学家们打开希望之门。”

一、什么是高压吸氧(HBOT)

高压氧医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是指通过高压氧舱将实验者置于一个高压(超过常压)环境中,再令其吸收纯氧(85%~99%)进行治疗的方法。在国际上,高压氧疗已经是一种相对成熟的医学手段。

研究人员为本次实验挑选了35位64岁以上、认知良好的志愿者,在高压氧舱内模拟出缺氧状态(该状态下人体组织对氧气的溶解速度会大幅提高),老人们进入后需佩戴定制的氧气面罩吸氧90分钟,每周重复该过程5次。

据报道,90天的高压氧实验后,35位老人的端粒长度最多延长了52.73%,老化辅助T细胞数量降低37.3%。此前有人指出呼吸纯氧可能在生物体内残留过氧自由基,不过很快遭到学者反驳,“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常规氧而非高压氧中”。

总结来说,本次的HOBT研究将至少在细胞学层面证实,衰老的确可以被改变或者说逆转。

二、核心机制在“生命时钟”——端粒

沙米尔医学中心(Shamir Medical Center)首席医学研究官Amir Hadanny博士指出,端粒是该实验的核心因素之一。高压缺氧状态使组织中的细胞分裂再生速度加快,对端粒延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种名为“端粒”的蛋白质复合体位于染色体两端,外表类似“保护帽”,保护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稳定。随着年龄的增加端粒长度会不断磨损缩短,因此也被称为“生命时钟”,维系端粒稳定是学界认为实现抵御老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相关研究百花齐放,常人已可及

除了年龄的增长会影响端粒长度外,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辛科莱尔还在著作《可不可以不变老》中指出:香烟中的芳香胺、塑料制品中的多氯联苯、辐射(X光/伽马射线等)以及更常见的垃圾食品、疏于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加速端粒磨损。

目前学界将改变端粒长度的手段分为两大派别,一类认为应该加强外部干预,例如物质补充、基因技术等等;另一类则认为应该减少技术干预,采用高强度运动、健康饮食等方式即可。

2019年,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发现一种在蔬菜中广泛分布的维生素衍生物,能够稳定并改善端粒紊乱状况。该物质功能发现者、国际抗老研究者大卫在采访中表示,包括自己在内家人也在服用,自己的生物年龄降低了18.7岁,而80岁父亲至今仍喜欢属于爬山、涉水等冒险运动。

经过数年的学术沉淀,该衍生物在国内被成功合成、普及。JD研究院资料显示,主打该物质的基因港已在宁波等地投建原料工厂,定向酶技术加成下产能可达100吨每年,覆盖80万人需求。港中文大学教授、创始人王骏称,“这种技术会是年龄再一次飞跃的契机。”

与此同时,近年来“减少干预派”的研究发现也呈井喷趋势。今年9月,《英国医学杂志》刊登了一项长达24年的前瞻研究,共涉及了250万参与者。该研究表示:拥有腰细腿粗屁股大的梨形身材者不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低91%,还可以活的更长久。

研究数据显示,拥有较粗腰腿线条的女性经常进行慢跑、健走、骑行等运动。相田顺子教授表示这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端粒酶的产生,而端粒酶正是在细胞中负责端粒延长的关键酶之一。

四、尾声

长期以来,打破年龄桎梏都是帝王贵胄的终极追求之一,然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嘉靖最终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该研究虽然目前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不少争议,大多聚集在实验样本过少(仅35个)、缺乏后期对照试验、是否会产生“依赖”效应等讨论上。但无论如何,我们相对于帝王贵胄们而言,已经跨出了好几大步。

Merrill Lynch在报告中称,人类正处于年龄长度与质量空前提高的前夜。而加压氧疗、维生素衍生物以及运动等方式的普及,或将让黑夜提前被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