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的养生,可许多养生观点都自相矛盾,大河给你一双慧眼

文 / 小张拉健康
2020-10-09 23:29

现在社会,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都是非常关注。可是,有些人每天忙忙碌碌的养生,到最终也不知道,到底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

有时候,面对纷繁甚至自相矛盾的养生观点,越来越糊涂,不知该何去何从。

一、欧美派,一切按照欧美的标准来,每天吃保健品、维生素。

二、天然派,认为天然的就是最好的。任何食物都是以纯天然为主。

三、中药派,以中药保健为主,经常按照网上的方子,自行配制一些中药,许多药方都是从网上来的。

四、跟风派,往往是跟着电视、网络上几个养生频道。专家今天说,这种食物好,那就每天都要吃这种食物,明天专家说,那种食物对于养生比较好,那就每天多吃另一种食物。后天这个专家说,艾灸比较好,那就每天艾灸。大后天另1个专家觉得,经络按摩比较好,那就换成按摩。

五、硬抗派,相信人体自愈的力量,别的什么都不信,有病了硬抗……

往往忙忙碌碌养生了许多年,到最后还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养生的误区,也并不知道这些专家教授,讲的到底对还是不对。

养生,原本是地地道道中国文化的内容指通过一些导引、调摄、食养、药养等方法,调养身体,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当今与中西医相结合,所以又衍生出许多的现代概念。如果你要从根里找,还是要回归到道家和中医的范畴。

中医和道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养生,就是庄子《养生主》的道法天地,顺应自然。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众多养生理论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

在秋天,农历的7、8、9这三个月里。天道是什么呢?自然的规律是什么呢?那就是阴气逐渐旺盛,阳气逐渐闭藏。

我们养生,不管是食疗、药疗,还是导引经络、推拿按摩,都要围绕这个道法自然来,以期实现天人合一的效果。

到了今日寒露这个节气,这就是观卦,逐步进入到剥卦。阴气已经达到了六分之四、五的程度,而阳气只有一分。阴成形,所以万物收敛成熟。身体也是这个样,顺应天时,阳气就要降入丹田,锻炼上你就要固阳保元,以筑牢炼丹的根基。

我们看,黄帝内经中说,秋天,这是万物饱满成熟的季节。秋风瑟瑟,草木凋零,所以人就应该早睡早起,像鸡一样作息。并且,因为阴气旺你就不应该过度的兴奋。神志安宁,以缓和深秋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这就是顺应天时让肺气保持清肃的状态,养护人体的收敛机能。

食疗需要注意,因为秋天的时候金气旺盛,对应人体肺经。这个时候肺气过旺,就应容易克损肝木,所以我们在这个季节,要减少辛辣的,增加一些酸甜的食物。而秋风过度,又会引发秋燥,这时候呢你又要保养水分,所以食疗那就顺理成章了。你就会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吃芝麻、蜂蜜、石榴了。同时要少吃辛辣的一些东西,因为这些辛辣的会加大肺气的肃杀之气。所以我们看民间说的“秋不食姜”,包括辣椒、生姜,就会明白它养生的道理了。

同样的道理,古人在《云笈七签》中说,秋季的时候,不要吃鸡肉,会令人魂魄不安。不要吃野鸡肉,会损人神气。这就是因为鸡肉是辛温的,尤其是雄鸡肉。会加重肺气的肃杀,对于有肝病的或者是有肺病的是不好的。

在《食疗本草》中说,秋天可以吃点鸭,多年不愈的小热疮,吃点鸭肉就会好。这是因为鸭子是性寒的,它会补充阴气,能克服秋燥。而在民间补秋膘的时候,可以吃一些羊肉。在《黄帝内经》《太素》篇中,羊肉味苦甘,大热无毒,苦是入心的。所以秋季吃点羊肉既能补充热量,又能起到火克金的作用。

当你明白了这个原理,再看看手里面的百合银耳羹,是不是就觉得更有一番味道了?

上面所说的食疗,都是在这个人是平和、没有疾病的状态为蓝本所说的。当人有疾病了,那么这种食疗的方式,就应该做一定的调整了。我们切不可太极端,你说秋天吃羊肉好,我顿顿都吃羊肉,那这就过了,这就不符合中医的原理了。

明白了天人合一的这个道理,你就会看穿那些电视、网络上的纷纷扰扰的养生观念,到底是对还是错了。

最后,验证一下学习效果,大河出个考题,民间说的,“咳嗽吃鸡,神仙难医”,想必聪明的你,一定会发自内心的会心一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