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黄芪虽好,但用其保健养生有讲究

文 / 中医药养生知识科普
2019-06-04 02:00

黄芪是一味比较常用的补益类中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其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本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可用于治疗脾肺气虚,中气下陷,卫虚自汗,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气虚水肿,气血不足之疮痈等多种病症。也常用其作为保健养生之佳品。但黄芪虽好,保健养生也是有很多讲究的,日常服用黄芪也是有很多禁忌和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如下。

医生提醒,黄芪虽好,但用其保健养生有讲究

从体质类型上看

黄芪比较适合脾气虚兼湿气重的人服用,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形体消瘦、身体壮实不虚者则不宜服用。但是,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用药的时候也要注意合理搭配。

从身体疾病状况来看

感冒、经期都不宜吃黄芪。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应禁用。这是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不要单独服用。

从服用季节来看

一般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因为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服用黄芪不利于其宣发。就如同感冒期间不宜吃黄芪一样。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能够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

医生提醒,黄芪虽好,但用其保健养生有讲究

从其药性和功效来看

黄芪是一味补气的好药,正确合理地使用,其作用强大疗效显著。但必须注意的是,黄芪药性偏温,而药力向上(补气升阳)。春夏两季,气候温暖,湿热之气较盛。如果这个时候,服用黄芪,很容易以热助热;且临床应用黄芪后,比较容易补火上火和助邪。从而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目赤、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

从使用方法来看

阴虚患者必须使用黄芪时,最好是能够配伍养阴药,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热利湿药,如黄连、黄芩、茵陈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等。

从使用剂量来看

一般服用黄芪进补时,其用量应由少逐渐增加,边服用、边观察,查看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热、烦、躁、闷、痛的感觉,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伍使用;在服用时如果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不良作用,则可适当增加用量。

医生提醒,黄芪虽好,但用其保健养生有讲究

综上所述,黄芪药性偏温,通常情况下多以配伍使用为主,单独服用一定要注意结合自身体质和具体病情,且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必要时可咨询医生后再行服用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