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养生

文 / 新浪爱问医生
2019-03-21 17:33
春分养生要点一:讲求“平和”
由于春分这天,正好昼夜平分,阴阳各半,此时的节气特点是阴阳平衡,故养生也要顺应此时的节气特点,要讲求“平和”,以和为贵,以平为期。
今天就从“吃、穿、住(睡)、行(运动)”等几个方面,教大家春分过后如何养生!

吃什么
多吃韭菜等应季果蔬
中医介绍,春天万物生长,阳气升发。人体在这个季节新陈代谢旺盛,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助阳为原则。
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切忌进食生冷寒凉的食物,也不宜吃人参、膏方等滋补品,以及大鱼大肉等味重的食物。因为春季阳气升发,如果吃这些,反而会压抑阳气的升发,碍脾胃,也不利于肝的养护。
总以应季之蔬菜、水果为主,正所谓“不时,不食”,但也要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选用不同性味的食物。

怎么穿
下厚上薄,不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春捂秋冻”,春分节气气温还未完全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外邪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穿衣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够微微出汗,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老人及小孩普遍抵抗力比较差,容易患感冒或风疹等传染病,在这个时候就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物,适量多穿一些衣服,不要一时减衣减得太快。

怎么住
早睡早起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如何行
多运动解春困
天气暖洋洋,人也变得懒洋洋。春困就像传染病,让大家忍不住哈欠连天。其实春困不是病,它是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季节变化而发生相应调节的一种生理现象。
缓解春困仅靠多睡是不行的,锻炼可以大大加快脑处理信息的反应速度,有效地防止春困。
消除春困最好是采用有氧运动,如慢跑、普拉提、瑜伽、太极拳等锻炼形式。这些运动能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增加机体和脑部供氧。例如普拉提能锻炼普通有氧运动难以锻炼到的身体部位。久坐造成的肩痛、腰酸或是肌肉不适等问题,都可以通过普拉提来改善。

春分养生要点二:防旧病复发

古语云:“百草回芽,旧病萌发。”《黄帝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可见春分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中医认为春属于肝,五行属风,其善行数变,多杂以寒湿等邪气协同侵袭人体,人发病时有急、快、广的特点。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关节疼痛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1、防治故疾复发重在疏导
肝主疏泄,只有保证肝脏的各项功能正常,方可有效遏制故疾频发的势头。要让肝脏发挥正常功能,应注意保持情绪的平衡。要顺应情志抒发,喜怒哀乐都要抒发,但要有节制。
在饮食上宜清补而不宜浊补,因为“肝主青色”,应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以养肝。由于冬季进补导致肝脏积聚了大量油脂,需要将储存的热量和垃圾释放、清理出来,肝脏先清理干净了,护肝才有意义。

2、早睡早起
“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春分节气有不少多发病,如高血压、过敏性鼻炎等。要预防这些疾病,不仅应早睡早起,规律作息;还要经常打扫房间,保证居住环境卫生。平时还可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预防哮喘、鼻炎复发。

3、宜做保健操
从立春至春分,人体的经气分别运行于肝胆脾胃,如果以上脏腑有旧疾,可能在春季复发,不妨常做以下保健操来健体:
A.轻轻踮起脚跟,再轻轻放下脚跟着地,反复直到感觉头目舒适既可。
B.两脚张开,约与肩同宽,脚趾稍向外张,以身体舒适的角度为原则,右手上举,位于耳旁,手掌向上,右肩稍向前或向后活动,以右胁部有热气冲出来为度(如果没有这种感觉也一样可以做此动作),而后右手放松下垂,如此重复几次,然后换左手重复以上动作。
以上保健操有疏肝健脾、疏经活络、消除体内积滞的功效,可以帮助排除冬季体内的食积,是适合春季的养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