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医生:出现6个信号,提醒糖尿病“恶化”了,小心并发症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达到3%有余,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4500万,并以每年约150万的速度递增。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最高的为心脑血管病变占50%,其次是肾病为10%以上;糖尿病患者95%以上并发视网膜病变,是四大致盲原因之一。糖尿病造成的截肢占非外伤性截肢的85%以上。
有专家提出了“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
内分泌科医生:身体出现6个信号,提醒糖尿病“恶化”了,小心并发症!信号一,尿中泡沫多
出现小便泡沫多,多是蛋白尿所致,可能预示着肾功能出现了损害。
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标志,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硬化常伴有蛋白尿现象。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复查尿蛋白。
信号二,视物模糊
睡眠不足或者用眼过度都可以导致视物模糊,但是除去这些因素之外,还会有视物模糊,并且越来越重,那可能就是患上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且病程越长出现的机率越高。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半年复查一次眼底。
信号三,皮肤瘙痒
体内血糖过高时,身体的体液相对减少,易导致皮肤干燥和瘙痒。如果因挠抓导致伤口,还会使细菌侵入皮肤,引起感染。
糖尿病较严重时,皮肤还会出现水疱、皮疹、脱屑、黑斑等现象,皮肤局部则会出现发凉、蜡状、无毛等现象。
信号四,极度口渴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这种口渴是喝水后就能缓解的。
如果发现自己口渴程度加重,每天需要喝大量的水才能解渴,这就需要注意了。
糖友喝大量水的同时,会出现脱水症状,同时血糖也会升高,还可能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种并发症一旦出现可危及性命。
信号五,足部发凉疼痛
糖尿病足的发病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
血管病变多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动脉狭窄、闭塞、下肢远端组织缺血坏死,早期会表现为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即行走过程中常被迫停止,休息后缓解,可继续行走。到后期的话会出现持续性疼痛,程度剧烈,尤其是夜间。
信号六,恶心呕吐
身体莫名的乏力疲倦,且伴有恶心、呕吐,这可能是体内葡萄糖运转受到阻碍的表现,可能是血糖控制不佳引发的酮症酸中毒的情况,尤其是年轻的1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更需要注意。
糖尿病不是一种孤立的疾病,患者往往有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症等,必须看到代谢综合征这个整体。
代谢综合征是一个典型的“不良生活习惯病”,预防和治疗改变生活习惯是关键!一,代茶饮,帮助稳定血糖,预防并发症自制:蒲公英桑叶茶
1.取新鲜的桑叶洗净,晒干,备用;
2.取新鲜的蒲公英叶,洗净之后晒干,备用;
3.将晒干的桑叶撕成碎片,备用;
4.取桑叶15g,蒲公英叶40g,将两者混合均匀,存储在玻璃瓶中备用。
每次取2-5g,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温馨提示:寒性体质者,可搭配玫瑰花、大枣等温性茶搭配共饮。
蒲公英: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多糖是蒲公英具有降血糖活性成分之一,还可以提高免疫力,清热解毒。
众多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的关系十分密切,蒲公英中含有广谱消炎成分,广泛应用于多系统炎症相关性疾病。并且蒲公英还有保肝护肝的作用,可以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损害。
桑叶:据《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将其称为“神仙叶”,具有补滋阴补血,疏散风热,益肝通气,降压利尿之功效。
中医就将桑叶作为治疗消渴症(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应用于临床,国内外研究资料证实,桑叶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其主要成分生物碱能抑制糖代谢过程中酶的作用,而多糖能促进β细胞分析胰岛素,从而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达到降血糖的作用。
二,不多吃一口,不少走一步管住嘴,不多吃一口,饮食上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吃序颠倒”,即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以素食为主,同时保证营养均衡;进餐时先吃青菜,快饱时再吃些主食、肉类。
芬兰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走35分钟的路,糖尿病患病风险减低80%。中国的研究也指出,高血糖者多走路,发展成糖尿病的风险减少40%。
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遵循“1357”原则:
具体是,1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运动强度应该以浑身发热、出汗但不大汗淋漓为宜,脉搏应控制在:(170-年龄),这样运动则为有效且安全的。糖尿病者运动,以走路为宜,最好是餐后1小时运动最佳。
三,不饮酒,不熬夜经常喝酒,会增加肝脏代谢酒精的负担,导致酒中的有毒物质得不到正常的转化,堆积在体内,破坏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糖尿病患者经常喝酒危害有:
1,容易发生高脂血症和代谢紊乱;
2,使胰腺受到刺激而影响其分泌液的成分;
3,引起病情恶化。
专家说:“如果你睡眠太少,神经系统会处于紧张状态,影响调节血糖的激素。”
经常睡眠不足6小时者,糖尿病的患病风险翻番。除了尽量不熬夜,还应注意睡前别喝咖啡或茶,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等。
四,学会释放压力专家解释,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会促使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体内的“应激激素”大量分泌,出现血糖升高,长此以往,造成糖尿病产生。